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2 11:36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营 销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营销方式,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对于 农业发展来说,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完善交易信息和拓宽市场范围,还能间接性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 利用网络营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农村品牌。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发展
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的论文范文还有“互联网 +”下农产品物流模式选择的对策分析,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 城市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因此,传统农业和当今时代城市 发展之间的经济矛盾日益明显,而消费是由消费群体 意愿决定的,谁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不买,这样 就造成传统的农副产品的管理者及经营者对现在的消 费规律不了解或者不愿意了解,进而在对农副产品的 管理以及经营上损失巨大,农副产品越来越没有空 间,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 “互联网+”时代
1.1 “互联网+”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国家各种新型技术和 新兴领域的出现都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上而出 现的,2015年3月5日,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 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 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 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 展国际市场。”从国家层面上看,“互联网+”的出 现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国家科技和经济 的飞速发展,不仅可以在技术上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 技术,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使全国人均 GDP出现稳步大幅度上升。
1.2 “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国家和社会 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突出的就是“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业”等等。“互 联网+”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对象融合进行深入后所产生的效益显著,甚至有些还能够带来意料不到的震 撼。 在“互联网+农业”方面,“互联网+”依托其 强大的运营性、快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 技术、农业生产方向、农产品需求量以及农产品质量 要求上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和发展,并且在对农 产品的宣传力度上进行了大大的提升,使得这些农副 产品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广,最终为广大的 农民带来可观的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2 农产品营销
2.1 农产品的营销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在城市中的消 费需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已不 再适合现如今高速发展的城市,甚至逐渐被淡化和淘 汰,传统的不符合当代消费观念的农产品就将搁置。 因此,在市场规划上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而农副产 品所涉及的人力、财力等等方面,都将会成为无用 功,并且农产品的经营主体也将由人员繁多、流动性 大、管理难以及安全质量差的个体经营逐渐转变成统 一、标准的企业化生产。
2.2 农产品的营销方式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 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食物结构也发 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产品的食品质量、食品营养成 分等方面都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因此,农产品也 从以生产销售为中心转变成了以顾客的食用需求为中 心。 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对品牌和商标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和进步,开始利用互联网识别促销的高效途径,发生了对农产品的 信息传递、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的形象等功能的认 知转变。其实很多农副产品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性和 品牌性,一旦生产者认识到农副产品的这些特点,建 立合适的品牌形象以及商标,就能够创造出一个特色 品牌,进而获得品牌销售市场,获得市场销售价值。
3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是维持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基础,而我国 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因此,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重视,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 展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还是一个比较弱势的产业, 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 发展铺平道路,进而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 的环境和空间。
4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大趋势之 下,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了最主要且比例最大的一种经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同时达到减少农药使用所带来的 危害的目的,实现农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成为农业管理 人员需要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白云飞,郝彦飞.论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 [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60-60.
[2] 李存斌,陈宝昌,王立军,等.农药的危害性及绿 色 植 保 技 术[J].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2014(9): 98-100.
[3] 金仙花.论农药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业与 技术,2017,37(8):26.
作者杨连荣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