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26 09:54
摘要:猕猴桃产业在永顺县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但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盲目种植、品种结构单一、科学种植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发展。通过深入调研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永顺县实际,提出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主栽品种、加快标准建设等对策建议,对于促进猕猴桃产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猕猴桃;产业发展;永顺
特色产业托起地方经济。。近年来,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在湘西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较准确了解湘西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项目组于2019年4—6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湘西猕猴桃主产区永顺县、凤凰县等地对猕猴桃产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永顺县猕猴桃产业的现状、比较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永顺县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永顺县猕猴桃生产情况
1.1种植规模
永顺县现有猕猴桃基地面积7333.33hm2,其中无公害猕猴桃基地认定面积3666.67hm2,覆盖全县23个乡镇220个村,初步形成以高坪乡、松柏镇、芙蓉镇、石堤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猕猴桃产业带(详见表1、图1)。
1.2种植品种
目前,永顺县猕猴桃品种有米良一号、金艳、红阳等,其中米良一号占比超过80%,呈逐年降低趋势,金艳、红阳占比虽小,但有逐年上升趋势。从产量产值来看,米良一号产量最高,而红阳单价最高,成本也最高,上市时间最早。从销售渠道来看,红阳80%以上为订单销售,而米良一号、金艳订单销售比分别为30%、15%。从品种分布来看,米良一号覆盖所有种植区,但金艳、红阳等品种仅在主产区种植。
1.3经营主体
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种植主体以散户为主,户均种植面积较小。根据调研显示,2018年,永顺县各类经营主体种植猕猴桃占比分别为,一般农户80.8%,种植大户2.4%、专业合作社9.5%、农业公司7.3%,全县尚未形成一家上规模的猕猴桃加工企业。
2猕猴桃产业发展成效
2.1产业链初步形成
永顺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先后与吉首大学、老爹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及湖南农业大学联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开发种植猕猴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目前,永顺县猕猴桃基地面积7333.33hm2,组建了鸿丰、宏鑫、大青山等猕猴桃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猕猴桃专业村22个,猕猴桃总产量达12.5万t,产值突破4亿元,猕猴桃深加工率13%,电商销售率15%(表4)。带动农民就业人数8万人以上,近1.5万人稳定脱贫。
2.2发展模式有所创新
永顺县抢抓扶贫攻坚和西部开发历史机遇,利用“互联网+猕猴桃”电商模式,打造了“一个中心、两级站点、三大系统”,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平台1个,农村邮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或站点150个,逐步完善乡镇、村组二级信息服务站,开发了可视农业、质量追溯和电子商务三大系统,让农民购物、销售、生活、金融、创业不出村,实现了“五好”、破解了“五题”,提高了永顺县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行湘西猕猴桃产业联盟和电商联盟双端的质量品控和产销对接,电商、微商同步运行,供销同价,实现线上线下双线的多方共赢,带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16年,永顺县猕猴桃利用电商、微商等网销1500万kg,金额达1.5亿元。
2.3品牌建设成效初显
永顺县通过“五统”措施,实施“五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纯天然无公害猕猴桃品牌,培育了“湘西猕猴桃”、“御扇果王”、“猛洞河”、“湘山珍果猕猴桃”等品牌,其中“湘西猕猴桃”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御扇果王”在多届农交会、农博会上获得猕猴桃金奖,并取得“绿色食品”认证。
2.4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宽
近年来,政府部门、协会组织、产业大户、销售经纪人等共同努力,大力拓展销售市场,建立了“订单采摘—就地装车外销”的销售链条,引进广西、怀化、郑州、张家界等地客商40名以上,并与广西、湖北、上海、广州等地客商签订千吨销售订单。同时,聘请淘宝、京东、苏宁、供销e家、惠农网等网络平台的技术专家来永顺县搞网销培训,目前,永顺县猕猴桃产品畅销山东、吉林、黑龙江、辽宁、安徽、山西、陕西、北京、重庆、福建、上海、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市,外销量占全县猕猴桃总销量的90%以上。
2.5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永顺县多部门联合行动,鼎力宣传。2016年,制作了《美女与桃》《猕恋》《松柏力量》3个H5,点击率过55万人次;并于全国首创游戏推特产,以松柏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猕猴桃为题材设计了一款《松柏奥运会》游戏,玩游戏领奖品松柏猕猴桃,参与玩家已经达到80万人,免费抽奖2000件。2017年湘西州猕猴桃开园节在永顺县举办,26家网络平台、3家电视台聚集永顺宣传报道。
3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适宜性论证少,盲目种植
由于猕猴桃产业效益突出,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以年均15.8%的速度增长,造成全县范围内不论气候、不论土质,一哄而上都进行猕猴桃开发,部分地区因气候不适,选种不妥,管理不到位,导致果品品质低下,效益差,更有建园而未成园,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3.2土壤改良战略实施不到位
土壤改良是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目前,永顺县缺少长远持续的改土计划和理念,在有机肥投入、枝条还田、果园生草、果园免耕、菌肥施用、树行覆盖、化肥控量、平衡营养、实施喷灌等改良措施上实施不到位,对土壤的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1]。
3.3科学种植水平不高
永顺县猕猴桃产业标准建设滞后。全县猕猴桃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技术人员之间意见不一,修剪、施肥五花八门,膨大剂超量使用、急于早挂果、采摘期过早等问题,导致果实严重变形,果品品质下降,影响了全县猕猴桃的声誉。
3.4品种结构单一
永顺猕猴桃品种80%以上为米良一号,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米良一号虽然产量高、抗性好,但其价格低,上市时间集中,且经过多年的繁育,种性有所退化。而近年来推广的红阳品种,口感虽好,价格也高,但其抗性较差,不宜大面积发展。
3.5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永顺县属于山区贫困县,猕猴桃产业开发资金有限,基地道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猕猴桃生长水源欠缺,排涝不畅,造成树叶枯萎、落果严重,损失较大。另外因交通不便,猕猴桃鲜果须转运3~4次才能送到交通主干线上,增加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4猕猴桃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优化产业布局
猕猴桃适宜在400~800m的平地或小于25度缓坡山地种植,喜阴凉湿润的环境。产业基地选址要充分考虑猕猴桃适宜性生产条件,选择背风向阳、无晚霜危害、不积水且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沙壤土,另外还要考虑当地交通区位优势、农户种植基础等因素[1]。
4.2丰富主栽品种
加快猕猴桃新品种培育及引种示范,引进业界认可、市场前景广、适宜本地气候的新品种,因地制宜布局红肉、绿肉、黄肉三大类品种,力求形成不同品种分时段上市的格局,延长猕猴桃销售周期,满足消费者口味多样化的需求。
4.3完善基础设施
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向猕猴桃产业集聚。加强土壤监测、修复和改良工作[2];改造老旧园区,新建猕猴桃标准园、示范园,完善机耕道、节水窑、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改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技术示范基地;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加大专业市场、集散地、冷链物流建设。
4.4加快标准建设
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标准化发展,加快制定和实施《永顺县猕猴桃种植技术规范》和《猕猴桃鲜果质量标准》等标准,从选地、选种、土地翻耕、育苗、栽植、施肥、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统一技术规程,提高果品品质,提升猕猴桃产业品牌化水平。
4.5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猕猴桃特色产业园,化整为零,把大园区化为小地块,采取反租倒包的模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确保产品质量。
4.6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联合专业院校、研究机构建立猕猴桃研究中心,开展猕猴桃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增强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推广实效,培育基层生产、管理技术人才,形成“品种+技术+标准”的产业技术体系,提升猕猴桃核心竞争力[3]。
参考文献:
[1]吕以辞.猕猴桃栽培的生态气候适应性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1):72.
[2]王梓坤.基于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构建——以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产业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4):5-6.
[3]刘沛博.加快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市场调查的数据[J].西部经济,2019(3):23-24.
上一篇:湘西州龙山县百合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下一篇:湖南油菜种业公司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调研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