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24 09:26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随之剧增,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也不断 增长,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我国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背景,简述了传统 畜牧业扣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对饲草料需求的异同,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1)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 构改变对农业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发展草地农业,进行广泛的系统耦舍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 障,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之路;2)结合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将牧草或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利用纳入 到农业生产体系当中,通过粮一草一畜有机结合,建立起土地一植物一动物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来满足消费者食物需 求;3)建议通过增加优质牧草日粮比例、发展草食家畜、建设信息自动化等具体措施,来促进、引领和保证粮草兼顾型畜 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粮食安全;草地农业;畜牧业;粮草兼顾;传统畜牧业
粮食安全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 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屯]。气候变暖、经济全球化、生 物质能源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非 农就业的刚性增长趋势等都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新挑 战[3]。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随之剧增,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 消费也不断增长[4],而且对畜产品的需求将直接转化 为饲料粮需求[5]。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农 业结构的发展模式[6]。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环境遭受严重破 坏、水资源严重匮乏等因素都直接导致增产潜力下降。 这些问题不断提醒着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未来 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实现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 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显得 尤为重要。
1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形成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食物结构过于单一,以至于将粮食 等同于食物,使得人们对食物的概念理解过于狭隘[9]。 国际通称的“食物”包括淀粉作物类、家畜和家禽类、水 产品类等共九大类100多种[1…。随着社会进步与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 变化。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直接 消费的粮食从1990年的130.7和262.1 kg降到2012 年的79.6和164.30 kg,降幅分别为39.09%和37.3%; 相反,我国城乡居民牛羊肉、禽肉和人均奶类消费量则 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分 别从1990年的o.80和3.28 kg增加到2012年的1.96 和3.73 kgcll],增长了145%和13.7%(图1)。可见,满 足人们对正常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 的植物类“粮食”,而在肉类食物中草食畜产品已成为 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主要组成之一。
2传统畜牧业饲草料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提出“以粮为纲”的政策,将 谷物生产确立为国策,大力鼓励开垦土地,甚至是在牧 区和林区也要求粮食生产自给。在此背景下.产生了 以“粮一猪”结构为特征的农业系统,即种植业“以粮为 纲”,养殖业“以猪为纲”。“粮一猪”型的农业生产结构 对粮食的大量消耗,使我国谷物生产不堪重负。随着 居民食物消费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为了满足居民的需 求,畜牧业将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张,从而引发饲料 粮的大量消耗E”]。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的 2013年,我国饲料用粮的比重从20%上升为40%E183。 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饲料粮需求将占粮食需求总量 的56.5%,将达到4.41亿t,粮食缺口将达到2.46亿 t,几乎全部源于饲料粮,其中蛋白饲料缺口约占5%, 达到4 600万t[3.193。如果将口粮和饲料粮分开计算, 我国口粮早已满足,而饲料粮则严重不足[1]。由此可 见,未来饲料粮安全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
3传统畜牧业和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对饲草料需要的 异同
我国传统畜牧业通常是依靠农牧民直接的生产生 活经验,简单地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进行畜牧 业生产(表1)。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以粮为纲”传统 农业观念的影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谷物生产,居民 食物消费中谷物类所占比例较高,肉类食物主要以猪 肉为主,进而形成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尽管牛、羊等 反刍家畜的瘤胃具有消化粗纤维的作用,能利用含粗 纤维较高的牧草、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但在正常饲养 情况下,反刍家畜对牧草、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的质量 要求也是很高的m]。如果质量差,这些饲料很难满 足反刍家畜的维持需要。要提高反刍家畜的生产能力,还必须补充一定量的精饲料,包括饲料粮的供给。从 不同动物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综合转化效率来 看,从不同动物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综合转化 效率来看,饲料转化率居前三位的是鱼(62.50 0A)、肉 鸡(41.70%)和蛋鸡(21.80%),能量转化率居前三位 的是奶牛(17.20%)、鱼(14.50%)和蛋鸡(8.30%),蛋 白质转化率居前三位的是肉鸡(52.40%)、奶牛 (37.0%)和蛋鸡(25.90%),由此看来,生产奶牛、鱼、肉 鸡、蛋鸡是最经济的,生猪居中,其饲料、能量和蛋白质 转化率分别为20.40%、4.60%、12.70%,而生产肉牛、肉 羊是最不经济的,其饲料、能量和蛋白质转化率分别为 11.10%、2.90%、9.40%和12.50%、2.30%、6.00%E30]。
综上所述,发展粮草兼顾的草地农业对于保护生 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饲料用粮以减轻谷物生 产压力、增加土壤肥力、充分利用非耕地以缓解经济发 展对耕地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 还可以“藏粮于草”,而且是经济安全解决粮食安全问 题的有效手段‘4 2|,也符合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47]。 因此,“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的转型可以解放食物 资源潜力,可促进农业系统的合理配置,对合理利用土 地资源、实现现代化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任继周.我国传统农业结构不改变不行了——粮食九连增后的隐忧.草业学报,2013,22(3):1-5. Ren J Z.The structure of Chin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ystem must be changed:Concern about the 9-year continuous increase of grain.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2013,22(3):1-5.(in Chinese)
[2]王国刚,王明利,王济民,杨春,汪武静.中国南方牧草产业发展基础、前景与建议.草业科学,2015,32(12):2114—2121. Wang G G,Wang MM,Wang J M,Yang C,Wang W J.Foundation,prospec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age industry in southern China.Pratacultural Science,2015,32(12):2114—2121.(in Chinese)
[3] 吕新业,冀县卿.关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再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3(9):15—24.
E4]Satoru S.Sustainable meat consumption in China.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5,14(6):1023—1032.
[5]任继周,林慧龙,侯向阳.发展草地农业确保中国食物安全.中国农业科学,2007,40(3):614—621. Ren J Z,Lin H L,Hou X Y.Developing the agro—grassland system tO insure food security of China.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7,40(3):614—621.(in Chinese)
[6]Wong J,Huang Y J.China’S food security and its global implications.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10(1):113—124.
[7]王济民,肖红波.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农业经济问题,2013(2):22—31.
上一篇:借力电商促进福建省名优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下一篇: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优劣与启示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