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13 09:16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但还存在农产品产后损耗严重、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及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等诺多问题.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当前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技术,建设,推广体系

  0引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将保持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突破7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超过1.5: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创新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基础之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民增收、发展乡镇企业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搭建自上而下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推广网络,形成一支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队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建立的因素并提出建设和完善推广体系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

  1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力度,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应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一方面,推广良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农产品优质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速,农民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口。

  通过储藏与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主要果蔬的储藏与供应期明显延长,苹果储藏期达6~8个月,柑橘的常规性防腐保鲜问题基本解决,芒果储藏期可达38d,荔枝冷藏达34d,常温储藏达6~7d,为荔枝的常温北运提供了可能性。果蔬运输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始,我国自主研制的隔热通风车,大规模试验,好果率达到90%~95%。贮粮技术有较大的发展,着重开发了低温贮粮、气调贮粮和虫害治理技术,减压贮粮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技术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4倍,而中国只有1倍左右;发达国家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而中国只有30%;发达国家加工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80%以上,而中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的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成食品的比例都在30%以上,而我国仅为2%~69%/6],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现阶段农业结构调的重要内容。

  2.1.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低,农产品产后损耗严重我国果蔬产量虽然很高,但主要是以鲜销为主,加工只占很小份额,鲜销又受到储藏能力、技术水平限制,损耗很大,一般达25%~30%,发达国家损耗为5%,我国粮食产后损耗也高达10%以上,发达国家损耗率为29%4)。农产品出现储藏期间损耗大,是由于我国储藏能力不高,储藏技术水平低所造成,其根源在于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半不高。

  2.2农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差

  我国粮食、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在加工总量和加工水平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人差距1011。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土豆加工成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粉条,可增值80%,加工成麦当劳餐店的薯条,可增值15倍2]。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达到8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W1]。大多农产品加工产品只经过简单的加工就投入市场,进行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较小,多层次开发更多的产品为数就更少了。如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达到4000多个品种,而我国只有100多个品种;日本食用油脂达400多种,我国仅为20种左右。据专家测算,价值l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元,我国只有0.32元141],这充分证明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3影响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推广的因素分析

  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产品加工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产品加工产前、产中、产后全部过程的活动,是把农产品加工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是政府调控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骨干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WTO的加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的制约因素有:

  3.1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造成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推广置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完善,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缺乏相关政策和法律。目前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是由政府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群众性科技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组成。但是,由于缺乏将科技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科研单位缺少技术推广的积极性,而企业则缺少应用先进技术的引进费用和装备改进费用,技术对企业和产品的贡献率很低。

  3.2重研究、轻推广,科研成果不能及时产业化

  日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有400多家,大专院校95所,中等教育单位249个,同时还有一批从事标准化检测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成熟技术[20。但是由于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科研成果的供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不能形成最佳的结合机制,存在重研究、轻推广,科研成果不能及时产业化问题。

  另外,部分科研单位为了生存忙于创收,使本来就薄弱的公益性的基础研究更加缺少,一些公益性的基础研究工作由于不能得到直接的收益也缺少人员和机构去做。应用于科学试验、工程设计中的测试手段、分析方法和技术参数仍很落后,影响了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削弱了原始创新能力,工业化试验与产业化生产的投入缺乏,再加上企业效益不好,致使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推广普及,相当一部分成果停留在试验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结语

  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我国解决农产品加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资金扶持、推广模式对加速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向现代化迈进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推广部门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掌握国内外先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设备、新技术,做好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等推广工作,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l]许向东.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J].决策,2006,(6):28-29.

  [2]刘家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机化,2003,(3):7-8.

  [3]盘明类。我国农产品加上业的发展与探索[]。江汉论坛,2006,(11):24-26.

  [4]李增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12):82-83,86.

  [5]葛毅强,陈颖.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与科技支持[].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1-5.

上一篇:中美两国湿地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比较研究 下一篇:智慧农业的实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