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探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09 08:59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在经济不断迅速发展的浪潮下也在逐步正规化,有效提高了蔬菜种植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饮食健康水平,我国农业部已经对加大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事业的重要问题作出批示,为不断促进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完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本文主要研究无公害绿色植物种植技术的完善和实践过程,通过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有效促进人们的食品安全健康,为我国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业发展做主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完善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与食品安全也越加重视,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打造健康农业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土壤选择、自制监测、科学施肥、种子繁育到后期的播种、处理、病虫害防治等等具体技术的实施,使我国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不断促进我国蔬菜种植技术上的不断发展。

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探析

  一、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基本内容

  (一)土壤检测和选择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大规模种植之前,需要确定生产土壤具有以下条件:

  1.在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附近3000m范围内需要水源的充足供给,保证蔬菜的正常需求。

  2.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季度周围的土壤和空气不能含有重金属,也不能有农药残留物,保证土壤的质量。

  3.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一定要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等,保证蔬菜在合理、健康的环境中生长,确保蔬菜品质。

  4.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要选择有机肥料丰富、并且交通良好,方便运输,种植面积大等地方进行建设,保证市场正常需求。

  5.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要经过科学检测,确保土壤中的酸碱度、微量元素和含水量都符合要求,并且通过详细勘测能够实现合理种植技术。

  (二)科学施肥无公害绿色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科学的配方施肥,保证蔬菜的安全性同时节约资金,有效提高蔬菜的经济价值。要通过对于土地含量分析检测,得出结果后要根据土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化安排种植品种,播种后体验根据蔬菜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施肥,有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之间的不同特性,把农家肥作为基肥,化肥作为追肥合理、科学的结合使用,并且通过蔬菜的生长情况进行选择配料配比,有机农家肥所占比重一定要超过化肥,要尽量多施农家肥,促进蔬菜的无污染,并不断检测土壤含量,不断补充蔬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的需求,有效提高了蔬菜的营养含量。

  二、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技巧

  (一)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基本实施措施在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无公害绿色蔬菜是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推动我国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行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国家食品安全。在我国目前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已经通过各省市等进行推广,在政策上为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推广做出保障,加大对于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人员的下乡普及和种植资金的扶植,鼓励农民增强对于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信心,加深农民对于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市场了解,保证农民收益,确保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推广和应用。

  (二)如何完善无公害绿色蔬菜我国目前针对与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行业的政策不断优化,技术和资金都在不断支持,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推广,我国各地都在迅速兴建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对于无公害蔬菜技术的需求十分巨大,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蔬菜种植计划,确保地区适应性,并且要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通过对于专业科学技术的研发、科学技术人员的培训、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的建设、政府资金、政策扶持等等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无公害绿色蔬菜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结语

  无公害蔬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蔬菜种植业的长久发展模,是目前我国重要技术个新发展,通过全新的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市场发展,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革有效促进我国无公害蔬菜技术不断快速推广,从而根本改善人们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道路的长久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贞飞.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J].农家科技旬刊,2016(1):00071-00071.

  [2]李贵华.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00071-00071.

  [3]赵建芝.思茅区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J].自然科学:文摘版:00067-00067.

  [4]杜凤宝.关于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的完善与广泛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12):151-151.

  [5]马晓燕.论述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应用[J].北京农业,2015(22).

上一篇: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途径与体系创新 下一篇:生态循环农业的浙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