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途径与体系创新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09 08:56

  摘要: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对实现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西部一直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因此,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增加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途径;体系创新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途径与体系创新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多和农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使得我国农业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将农、林、牧和渔等各业结合起来,又将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链接在一起,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3大效益。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辽阔,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优势

  1.1土地面积广阔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土地面积为686.7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71.5%,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8%,人均耕地面积为0.14hm2,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被利用的土地站全国80%,其中有0.4亿hm2耕地适合开发农用地,西部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开发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

  1.2自然条件充分

  西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3大平原地区,地势开阔,阳光辐射资源非常丰富,西藏、新疆和宁夏是我国太阳光资源最丰富且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西南地区雨水充足,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发展途径

  生态循环农业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加工业结合在一起共同经营,利用物种的多样化和微生物技术整合农牧副渔业模块形成有机的生态循环链,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同时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构建独立或者多种符合农业经营模式,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实现跨区域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1打造特色农业

  西部地区由于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如河套平原的粳米和甜菜;黄土高原的杂粮和杂豆;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枣子和长绒棉;云贵高原的桑蚕和烤烟;西藏的藏红花和青稞等植物。这些省份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时候,要重点打造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并积极申请地域商标保护,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o。因此,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时候,首先打造西部具有核心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将特色农产品打造为西部的支柱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应该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历史和特色的农产品企业,将其打造为西部的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2.2农牧业结合

  农、牧、渔副业共同发展,可以形成一个立体有机的生态链,从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农作物秸秆和牧草作为家禽的饲料,家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料,将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起来,实现废物利用¨1。如奶牛场可以采用奶牛一牧草/玉米的发展模式,养殖奶牛的时候,种植相应的牧草或者玉米,牧草作为奶牛的青饲料,奶牛产生的于粪便堆积发酵成为有机肥,作为牧草和玉米的有机肥料,可以降低奶牛养殖成本。

  3体系创新

  3.1思想观念

  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必须打破原来的旧观念,积极引进新观念和新技术。在发展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效益,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农业,坚持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3.2技术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效率低,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针对西北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形式进行灌溉。利用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定位跟踪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行全程跟踪定位,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给农作物补充各种营养,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水和养料等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精细化管理的方案”。

  3.3管理将各个地区分散的优势资源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和市场营销,农民负责生产,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和自然优势,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因地制宜,转变发展观念,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让社会更多资本参与到农业发展过程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刘泓.抓好农村沼气建设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6):lO.

  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等.河西走廊凉州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6(6):14-16.

  秦小丽,刘益平,王经政,等.苏北循环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5):138-143.QINXjaoli,LIuYiping,wANGJingzhe“g,eta1.Theecologicalcompensationofcircular89“cultureand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rcuIaragricultureinnofthernJia“gsu[J].Ecologica【Economy,2017,33(5):138.143.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兰农”的创新发展探析 下一篇: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完善与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