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4-07 08:38
摘要: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效果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效果,保障资源开发利用作用的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将广西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广西水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制定了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广西自治区水资源公报及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广西水资源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农业生态资源;绩效评价;水资源利用;广西
前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各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过度的开发使得当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管理,对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价,明确农业生态资源利用开发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在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资源。
一、广西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被山地和高原围绕,又被称作“广西盆地”,其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适宜,具有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的优势。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下,广西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
观察表1可知,广西境内具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广西的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态资源利用中,由于政府部门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应用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广西的农业生态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广西的农业生态利用率偏低,反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将广西的水力资源为例,对其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促进广西农业生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二、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要点
(一)自然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的内容
基于农业生态资源的特征,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的内容需要从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可持续性这四个方面入手。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主要是指农业生态资源利用项目的资金是否与事先预算相符;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效率性主要是指生态资源利用获取的效益是否超过投入的成本;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效果性主要是指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是否取得良好的成效,是否发挥其经济作用及环境作用;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生态资源利用是否适度,有没有实现农业生态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的均衡。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开展的农业生态资源管理工作,是为了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达到农业生态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的消长平衡以及兴利除害的平衡,促进农业生态资源与经济、农业生态资源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较为全面,可以通过该指标体系进行水资源利用的评价,为政府部门管理并开发水资源提供帮助。具体而言,本文制定的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如下优势:第一,具备评价功能,本文制定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某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果,明确某一区域水资源在某一时间的质量及开发状况,体现出该时期水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水资源的生态状况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二,具备警示功能,基于本文构建的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如果该区域的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浪费,水资源评价体系中的某一指标将会出现异常,从而对政府部门的水资源开发工程进行警示,避免水资源污染或者水资源浪费行为的持续,及时改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工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广西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
(一)评价数据来源分析
为了明确广西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结果,本文将广西的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以广西2009-2014年的公布的水资源公报及统计年鉴等数据为基础,进行广西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
在进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之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有效筛选,避免指标数据信息间出现重叠问题,影响绩效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确保各个指标的作用相差无几。
其中,n是指样本的数量,和是指指标的原始数值。在进行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分析是时,需要设置相关性指标评价的临界值M,明确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指标间的关系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这两种,相关系数为正数,则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负数,则为负相关关系。在进行指标间相关系数分析时,需要将r和M对比,如果r>M,就表明这两个指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涉及到多个重叠的信息,需要将其中一个指标删除。
(二)广西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分析
1.评价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对广西水资源利用绩效进行分析[3]。
2.评价结果
基于上述权重计算结果,利用上述评价指数计算公式,获得准则层五类指标的评价指数及综合指数。
观察表7可知,广西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指数逐渐上升,表明其水资源利用效果逐年上升,水资源利用开发水平逐年上升。但是在影响层方面的指数普遍低于其他准则层,表明广西的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以及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当地的水资源质量偏低,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水资源的质量。
四、加强广西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的对策
第一,合理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加强农业生态资源的管理,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使用效率等参数进行控制,划定合理的生态红线,严格控制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量及使用效率。以水资源为例,广西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明确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以及水功能区纳污限制,制定并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以及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并加强对工业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升广西的单位GDP用水量,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明确广西水资源的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点,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二,制定完善的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农业生态资源的特征构建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对农业生态资源造成危害的污染物,严格控制农业生态资源中的污染物含量,保障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水资源为例,广西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水体质量的监管,尤其是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的水体,避免水污染加重。另外,广西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健全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污染物排放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中,提高企业对水污染的重视,引导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合理排放污染物[6]。
结论:综上所述,广西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当地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改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广西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开展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完善的农业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合理划定红线、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信息公开,引导群众参与到农业生态资源管理中,促进广西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尹伟特,胡希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福州市主城区自然资源及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建筑与文化,2019(01):147-148.
[2]卫宝立,乔新.测绘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以青岛市即墨区自然生态资源调查为例[J].中国测绘,2018(04):36-38.
[3]牛敏杰.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4]邓一君.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经济学实证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5]王慧.城市化地区生态资源利用方式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
[6]王永生.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对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的解读[J].南方国土资源,2014(05):18-20.
上一篇:消费者绿色农业产品的购买行为分析 下一篇:贺州市果桑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管理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