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黑水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17 09:14

  摘要:黑水虻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资源昆虫和饲料资源昆虫,可以快速转化禽畜粪便、农田尾菜等农业废弃物,并生产高质量的动物蛋白饲料。本文通过对黑水虻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探讨一种基于黑水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关键词:黑水虻;生态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

基于黑水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黑水虻的介绍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illucens,是双翅目水虻科昆虫。黑水虻的一生经过卵、幼虫、预蛹、蛹、成虫几个阶段。水虻幼虫分为6龄,预蛹为末龄幼虫,个重达0.2g。黑水虻成虫繁殖量大,每对成虫可以产600~1000粒卵。在25℃常温下,黑水虻从卵到成虫的发育需要40d。

  2黑水虻在农业中的应用

  黑水虻在农业中的应用从以下3个方面体现:禽畜粪便、农田尾菜等农业废弃物,以往都是直接露天堆肥,容易引发病菌和苍蝇滋生、腐臭扩散、富营养化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与周边环境。黑水虻是一种具有营养富集作用的生物,能将粪便中的有益营养成分进行富集,并转化为高质量的水虻虫体蛋白。据实际测算,的新鲜鸡粪可产出黑水虻幼虫150~250kg/t,新鲜猪粪可产出100kg/t的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作为动物活体饵料或饲料添加成分进入动物养殖中,获得高质量的肉、蛋、鱼等产品。黑水虻幼虫干物质中蛋白含量在50%左右,脂肪含量30%左右,并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水虻油脂中亚油酸含量高达20%,亚油酸为动物必需脂肪酸,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4]。

  3基于黑水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基于黑水虻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以黑水虻养殖为核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系统良性健康发展,达到能量和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高度统一。

  本模式中,水虻虫体作为动物饲料,发展虫草鸡、鸭、鱼等生态养殖,有机肥是种植有机蔬菜、瓜果等的最好材料。黑水虻替代约20%的人工饲料,极大地降低了养殖的饲料投入。昆虫体内含有大量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可以提高禽类的抗病能力。由于水虻的参与,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与种植的成本,并极大地提高种、养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品的价值。所有产生的废弃物都在快速流动,不会产生大量积累和二次污染,从而实现生产的高效性和环保性。区别于其它的循环农业模式,本模式典型物质流动包括方面:养殖业的粪便作为水虻养殖的原料,收获的水虻鲜虫作为禽畜和水产动物的饲料,虫粪作为有机肥还田用来种植蔬菜和果树,农田中产生的废弃尾菜收集后作为水虻养殖或禽畜养殖的原料。

  参考文献[1]柴志强.水虻科昆虫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0).

  [2]Bradley.HouseflyovipositioninhibitionbylarvaeofHermetiaillucens[J].JournalofChemicalEcology,1984,10(6).

  [3]NewtonGL,Usingtheblacksoldierflyasavalueaddedtoolforthemanagementofswinemanure,2005.

  [4]谦振民.中国昆虫油脂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现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5]常斌.家蝇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清远良种鸡肉质和风味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7(6).

上一篇: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新模式探析 下一篇:环境规制下浙江省生猪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