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6 10:53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因为地域以及加工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处在不够景气的环境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融资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列举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巨大的农业大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自然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融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具有的生物属性上的制约,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因素等造成了农产品信贷具有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加的风险,而且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农产品评估体系,加上商业银行对于农产品专业知识不够熟悉,出于风险考虑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探究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问题,从而找到破解这一难题的解决之道。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需求
农产品加工业的独特特点决定了其具备了迥然不同于别的类型企业的新的融资特色。这是因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通常都是从小型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通过低门槛进入到市场之中,其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缺乏自有资金,技术能力不高,管理上较为粗放,经营上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归纳起来,其主要融资需求如下:一是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季节性非常强。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具备所在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经营的方式较为灵活,涉及的面相当广,体现出规模与数量上的多元化以及小批量化。虽然资金需求总额不高,但是频率却很高,与之对应的则对于融资的借期比较短,时效性非常强,进行借贷的频率相当较高。商业银行对这些企业实施贷款调查与审批时,通常要耗费更加多的人、财、物力,从而提升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成本。因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这一特点,就导致了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很难满足这类分散化、小批量化、季节性超强的融资需求。二是企业自有资本金不多,抵押和担保存在落实难的问题。因为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往往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创业期甚至多为租借场所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不动产来进行信贷抵押,而且也难以找到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企业进行担保。三是企业融资形式相对单一,往往以借贷性融资占主体。通常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规模不大,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进行融资并不具备足够的条件,这样一来,信贷融资自然也就成了最为重要的融资方式,而且主要还是被用于解决临时流动资金之不足问题,极少会用在新项目建设以及扩大再生产等方面。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业产业自身所具有的弱质性。产生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的最为直接的因素是商业银行等规范化的融资途径往往由于农业产业所具有的天然弱质性而不敢予以贷款。农业产业这样一个特殊行业通常都会面临自然与市场之间的两重风险。农业产业所具有一般都表现为农产品的产出极为依赖于产业自然条件之变化,这点和别的行业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尽管由于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科研工作者已经能对传统农产品实施诸多改造,例如,可以使用大棚来种植出非本季节出产的反季节蔬菜,可以依据当前市场上消费者们的偏好对农产品特征实施人为加工改造等。截至目前,人类对于各类自然灾害依然无法找到合适的对策,如果遭遇了自然灾害,那么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几乎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毁灭性打击。二是金融机构具有天然的逐利性。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本金融机构股东利益最大化。对于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货款这类风险较大而且效益不够高的行业,金融机构的提供贷款支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往往都很低。三是担保体系尚不够健全。担保物可以说是借款人或者借款单位还款能力以及信用度的主要体现,因此,担保物之数量与质量是商业银行在对外提供货款时考虑最多的一大因素。鉴于我国当前的产权机制还不够明确,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中小型企业往往都极度缺少能够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所认可的抵押物或者担保物,这样一来也就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货款要求。有鉴于此,为切实改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状况,亟待建设一个更加健全完整的担保体系。
三、改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选择
(一)积极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形象与信誉为了能够形成适合于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新型信用担保机制,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处的信用环境,可以考虑利用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合适的平台,切实提升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誉与品牌改进与维护工作,从而在农产品加工行业中各企业中形成信用意识以及品牌意识,对于那些恶意逃避金融机构债务的不良行为应当依法依规予以最坚决的打击,从而形成更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誉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为这类企业实现融资创设出更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当从战略的高度上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切实帮助其提升所生产经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努力发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内部资金潜力发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内部资金潜力主要指的是内源性融资,这也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闲置资产的一种合理利用,并不会牵涉到此类企业的资金所有权以及控制权之变更与转移,农产品加工企业并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更不需要付息,可以说实质上是一种成本不高但效益很好的融资形式,并且具备了自主性、低成本性等鲜明特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并且取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因为内源性融资往往也不牵涉到企业和外部单位或者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国家法律法规对此的限制非常少,通常并不需要办理较为复杂的融资审批手续,农产品加工企业即可依据自身之所需灵活机动地实施,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提升本企业的融资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并非无法加以破解。无论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掘自身内部的融资潜力,还是努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支持,均能有效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匮乏的难题。有鉴于此,应当依据本行业以及企业自身实际,科学选择最适合于自身的融资手段,以求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农产品供应链需破金融“桎梏”[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03)
[2]舒歆.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农信社金融中介组织的构想[J].征信,2010(01)
[3]刘桔林,罗能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基于东南亚国家经验[J].理论学刊,2012(05)
[4]郑曙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新政:全融创新的制度基础与法制化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2(06)
[5]张水英.不动产抵押权证券化与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3(01)
[6]姚长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农产品电商的方案设计与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8)
上一篇: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政策研究 下一篇:结缘“三农”:一名记者的乡村振兴新视野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