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4 10:26
摘要: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广西恭城县经历了20多年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了全国知名的“恭城模式”。通过对表城县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扣分析,结果表明: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对恭城县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撂讨和建议。
关键词:器城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
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循环再生为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叭“。
l恭城县农业概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地处110。36’一lllolO’E.24037’一25。17’N,总面积2149耐,东西北3面环山,中间为河谷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19.7℃,年均降雨量l437.7衄【2】。恭城县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石山面积大。全县耕地面积I.90万时,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8%,其中水田1.19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2.6%;旱地0.鹤万幡,占37.4%[2-41。以前,恭城县农业生产形式单一,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恶劣,农业收入低,农民生活贫苦。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县,也是广西有名的贫困县之一。自20世纪∞年代开始,恭城县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为重点、种植为龙头、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探索出了全国知名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成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农业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恭城自1983年开始建设生态农业,起初以沼气池建设、解决农村能源人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生态建设基地和生态农业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恭城特色的生态农业路子。取得了较大成效。2000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恭城县委、政府把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因地制宜,作出了“跳出农业转农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态农业质量,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决策心1,以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体系为载体。掀起了该县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上的新一轮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恭城县于2004年顺利通过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验收,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称号。
3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20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3.1生态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生态技术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整体上看,生态技术的扩张是农业经济增长中克服收益递减、实现生态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油-。种养优化技术,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通常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往往并不能取得很大成效"“·。此外,农村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违标生产经营问题还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还存在隐患。总之,目前恭城县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2后续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如今恭城县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还无法向更多乡村的农民们提供优质技术和产品及信息服务。例如,有的村早期建的沼气池,因为技术原因已不能再使用,影响了农户发展沼气的积极性;有些前沿的、新的信息也不能非常及时地接收到,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科技推广和改革创新能力也缺乏有效跟进机制,因而使得基层农民很难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在农业污染防治、虫害防治以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等高新农业技术方面,农民科技素质明显跟不上,这也制约了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恭城县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思路
4.1合理规划,统筹发展将长远目标与近期利益统一起来,将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和农田、村镇、能源等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将发展农村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归-。根据市场需求提前布局,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新、优、特品种,尽快淘汰产量低、果品差、病害多的品种;动员和组织农民参加各种致富联合体或经济发展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做大做强汇源果汁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引进更多水果加工企业,支持水果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水果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水果流通市场体系,壮大水果销售队伍,鼓励各种协会想方设法销售水果,使农民的致富渠道越走越宽。
4.2拓展思路,深化生态农业建设体系首先,发挥绿色农业优势。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原则一。,遵循《广西生态农业试点规划技术规范》要求,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绿色产品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其次,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立足现有基础,将特色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要以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契机,加大引进以北京汇源、大连汇坤、联发食品为首的加工企业,着力推进生态工业(水果加工、毛竹加工、茶油生产等)的发展,带动提升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互动并进。
5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虽在一定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生态农业特有的功能与效益。所以,还需要认真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从而推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骞.可持续发展的中围生态农业[M]//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35—256.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初中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