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4 10:22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经历的产业结构改革,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必定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保证产量,提高质量,减少无效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我国目前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目前发展生态农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挑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对策建议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1生态农业概念及发展现状

  1.1生态农业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是指依据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和现代化的管理生产手段,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规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对农业进行发展和生产。生态农业遵循自然界生态平衡和自然选择,进行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在避免非生态农业对生态破坏的同时改善和修复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农、林、牧、渔综合实现规模化效应的大型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协调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辩证统一,形成生态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1.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关于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一些地区在生态农业的推广、理论研究和生产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功地区的案例被全国范围内推广传播,更多的地区可以借鉴参考成功的案例,来促进本地区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内学者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推广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2国内生态农业案例分析

  山东省的苹果果园种植户,每年在苹果丰收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苹果的滞销和烂果问题。由于苹果的保鲜期较短,大量苹果成熟后如果不及时销售就会腐烂,这对于果农来说是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此情况下,山东省一户果园农场主陈女士利用腐烂变质的苹果来进行黄粉虫的养殖,黄粉虫的养殖投入成本低、收入高,极大程度地弥补了由于苹果的腐烂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黄粉虫养殖成功后,陈女士在果园里进行柴鸡的养殖,用腐烂水果养殖的黄粉虫来养殖柴鸡,柴鸡蛋和柴鸡的销售又进一步扩大了利润。在这个案例中,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对废物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链让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变成了一个绿色健康的循环过程,这样既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又保证了生态循环的平衡。

  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对生态农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农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发展生态农业要对传统的农业模式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和机遇,但是发展好生态农业仍客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4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要紧抓机遇,克服困难。针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几点建议:

  4.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农民自身活力。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深入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在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农民不仅有专业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还有对市场的专业分析能力。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为手段,培养新型农民为过程,发展生态农业为目的,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2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各个地方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各地区的差异和现状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农业生产者的迫切需求,做到政策的精准扶持。同时可以设立生态农业创新奖励,针对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做出创新和贡献的个人或组织,对他们进行奖励,以此鼓励更多农民进行农业创新,使农业创新和推广进入市场化需求,为生态农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结束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一直是第一产业,但发展至今人民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吃得饱变为现在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而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却还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农民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知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肥力弱化、生态环境紊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化学残留过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极大改善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也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农产品,并且保证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追求金山银山的同时保障了绿水青山。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生态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高潮,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前提下,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一定会更加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使我国更好更快地进入农业的现代化时代,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奠定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0

  [2]冉亚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引领山地生态农业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72-77

  [3]杨建利,邢娇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4):613-620

  [4]梁琛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

  [5]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9):63-67

上一篇: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哲学思考 下一篇: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