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3-03 11:17
【摘要】黄泛区农场位于中外闻名的“黄泛区”腹地,地处豫东平原的周口市辖区,点状分布于西华、扶沟两县,与两县的18个乡镇毗邻。是河南省惟一的省属大型国有农场,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河南省重要的良种繁育推广基地、生猪养殖和出口基地、果蔬生产贮藏基地。黄泛区农场现拥有土地14.7万亩,其中耕地11.6万亩,果园1.5万亩,下辖16个农业分场、4个场属行政村。
【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强化农业技术推广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新常态,必须更加重视农业、稳定农业;适应新常态,必须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黄泛区农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将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一、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1.种植结构单一,大众品种多.特色品种少黄泛区农场下属16个农业分场。地理位置分散.结构单一.种植作物品种常规化。没有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粮食作物的面积占到农作物总面积的85%以上,小麦、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只有常规作物,没有特色品种。
2.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受市场影响大,经济效益差各农业分场的结构调整都是由职工自发进行的,组织化程度低,受市场影响大。例如:四分场的辣椒种植,这几年随市场的需求,种植面积每年都在扩大,但这种农业生产是处在职工自主经营的零散状态.产品处在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短,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形成不了主导产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土地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应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要完成生产目标的转换.必须调整农业结构。由单纯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产量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工业化规模生产需要的方向调整。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土地按照“依法、自愿、公平竞价”的原则,逐渐转移到少数处植大户手中。使劳动力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力扶持种植大户.扩大经营规模,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广泛运用科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2.建立黄泛区农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利用场部特有优势创办“百花节”,建立观光生态旅游园:利用一分场、郭庄村现有资源建立核心示范园区。核心园区规划以“一园、四区”为结构布局,即有机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优质桃区、黄金梨区、苹果区、有机葡萄区。并以此为依托,逐步建立园林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区、果园生态养殖区、设施农业高新区等。着力培育一个“龙头型”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园区内的管理,实现园区内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管理格局。要加强园区内道路、沟渠、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联网络,逐步实现生产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智能化及生产过程全程可视化,使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检索到产品信息。采取统一规划、分类区域种植,最终打造成品牌特色突出、科技支撑有力、产业文化独特,集生产示范、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场产业转型升级农场现有农业技术人员233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4人,高级农艺师32人,农艺师95人。地神·48·种业农科院1个。农场要发展,特别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快农场农业现代化步伐。
参考文献:
【1】谢天丁,黄泛区农场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田.中国农垦,2012,11:60-62.
【2]潘军茂,席晓燕,浅议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思路Ⅱ】.基层农技推广,2015,1:18—20.
【3】张玉霞,张玉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Ⅱ】.基层农技推广,2015,1:67-70.
上一篇:黄冈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