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融资案例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8 10:48

  中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产品加工产业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对农产品原料的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农民收入。同时带动下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加工产业已经成长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营养、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及其)jnT_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设施;融资;对策

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融资案例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2004年起,中央连发10个“三农”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把“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发展缓慢,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体制尚未建立,农业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数量多,“三农”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1.2研究内容

  本文以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企业融资和基础设施融资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理论、国外园区融资模式为切入点,介绍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融资现状及融资问题,并分析园区的融资困境原因。结合融资困境原因构建园区企业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模式;并将园区内基础设施按照是否盈利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经营性基础设施,并分别对三类基础设施提出融资模式参考。最后,针对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为完善园区融资体系提出建议。

  第2章融资理论

  企业融资按资金的来源渠道划分,可以分为内源融资模式和外源融资模式。内源融资是由企业初始投资股本、设备折旧资金及企业利润留存收益构成;外源融资是指企业从企业外筹集资金,具体形式有上市发行股票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和向银行借款融资等。

  2.1.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按照资金来源性质,可分为内部资金流融资、内部债务融资、内部股权融资三种融资模式。(1)内部资金流融资内部资金流是指企业经营所形成的内部形现金流,内部资金流融资模式是内源融资的主要模式,主要包括留存盈余模式和固定资产折旧模式。留存盈余融资源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企业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依据股利分配政策确定企业留用的金额。企业的留存盈余主要包括盈余公积金和企业未分配利润两部分。由于留存盈余是属于企业所有的,所以使用成本最低,风险也较小,是成长期企业的首选融资模式。

  2.1.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模式按筹集资金是否有中介机构分为直接融资模式和问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是资金供给方不通过中介机构,直接将资金供给给资金需求方,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有商业信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筹集资金,金融中介机构是债权人,典型的问接融资方式是获取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

  2.2基础设施融资

  (1)BoT模式BOT模式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BOT,BOO,BOOTn3。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模式。项目公司获取政府的经营权,项目建成后,项目公司独立进行项目运营一定期限之后再移交政府。BOT的运作方式是首先利益相关者要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形成债权和股权相混合的产权,由项目公司负责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经营运作,并向基础设施的使用者收取费用,项目运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对于一些大型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水电设备等,可采用BOT模式,获取政府授权经营。采用BOT模式融资,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BOT模式减轻了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财政压力和风险。其次,BOT模式将民间资本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市场化的运作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营效率。再次,采用BOT模式时,项目公司最终会把项目的经营权移交给政府,这就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点。

  (2)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PPP模式并不同于BOT模式将项目移交给私人项目公司进行投资,而是由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承担项目建设、融资的风险与责任。PPP模式具体运作是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公开向社会招标,然后与中标私人企业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由私人企业负责资金筹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向金融机构承诺将按照与私人企业签订的合同支付费用,这样有利于私人企业更为容易的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PPP模式的运作类型有很多,但通常是在政府承诺的收益弥补项目建设的工程成本下,私人企业承担项目前期设计建设风险以及项目延期运作风险。在我国,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公益特征明显,盈利水平低,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意进入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将国有资本和私营资本结合,既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服务效率,又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公益特征。PPP模式一般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中。

  第3章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融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鲁南农产品NT企业融资

  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地处鲁南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依托当地“国家级重点农业示范基地”,是以果蔬饮料制造业、肉类加工业、粮食深加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内有饮料制造企业5家,肉类加工企业3家,粮食深加工企业4家,农产品包装企业2家,园区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

  3.2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融资

  3.2.1园区基础设施融资现状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2011年鲁南现代经济开发区规划成立了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园区成立3年以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投资建设,园区远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政府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对园区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政府在园区建立初期,投入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包括主干道路、环境绿化、水电设施等。随着园区的发展,政府财政拨款成立了支持园区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内企业及农户标准化生产的租金补贴以及购买生产资料的贷款贴息。政府对于园区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大型的农产品加工机械等,采取担保、补助、租赁的方式予以支持。(2)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提供税收优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政府积极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拓宽基础设施融资渠道。2012年底,临沂宏骏投资公司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投资建立了农产品原料仓储基地,当地政府实行对投资公司2年免税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2.2园区基础设施融资问题(1)政府财力有限,不能满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实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促成的,目前园区还处于成长阶段,有些基础设施还处于投资建设阶段,政府主要的任务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如道路建设、水电设施建设、通信网络建设等。此外,政府还出资建设了仓储设备等一些建筑物,因此在这一阶段必然需要政府巨大的财政支出。2014年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预测为7亿元,包括基础设施开发建设2亿元,以及重点项目开发资金需求5亿元。2013年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7000万,税收收入约为2700万。政府土地出让为每亩10万元,而每年的土地出让指标为80-100亩,政府的财政投入远不能满足园区基本开发建设的需求。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园区现有企业的发展,并限制了园区外企业的进入,制约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4章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融资模式构建

  鲁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融资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园区内的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园区缺乏完善的融资平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融资体系,以致当下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分别针对园区内企业融资和基础设施融资构建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田秀娟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7:146-159

  [2]何青固定资产折旧内源融资融资效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112—116

  [3]吴庆念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渠道和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2.1:43-50

  [4]王化成,蒋艳霞基于中国背景的内部资本市场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建议[J]会计研究2011,7:28—37

  [5]方长峰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会计师2010.1:23—25

上一篇:论中国农产品加工预警体系建设 下一篇:昆明市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