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八湖”模式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8 10:24

  摘要:八湖镇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东北部,作为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组成部分之一,该镇立足自身优势,顺应国际市场,全力发展壮大脱水蔬菜加工产业,在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该镇将解放思想,高点定位,重点抓好农业现代化、生态环保化等方面工作,促进脱水加工产业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强镇富民。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八湖”模式

  1引言

  八湖镇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东北部,辖10个农村社区,51个自然村,7.1万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1万亩。是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中国莲藕之乡、中国草莓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文明村镇。目前,全镇以脱水蔬菜为主的加工企业130余家,带动当地和周边蔬菜种植基地近30万亩,全镇脱水蔬菜加工产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90%,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

  2产业发展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镇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逐渐开始兴起并形成一定规模,到90年代凭借着在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领域的优势,该镇走出了一条富民强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全镇以脱水蔬菜为主的加工企业已达130余家,其中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拥有AD(干热风烘干炕道)蔬菜生产线上百条,FD(真空低温冷冻)生产线以及MD(烘箱干燥)生产线的数量、规模和效益均居国内首位,现为我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产业基地。

  3主要做法

  (1)立足资源优势,启动民间投入。近年来,该镇精心制定全镇脱水蔬菜加工产业远期发展规划,加强项目建设引导和服务,优化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的流程,适当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引导民间资本聚集并投入到脱水蔬菜加工产业中来。同时,对于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广阔市场前景以及较强成长性的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以点带面、以优带总,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2)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基地。为了加强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该镇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扩大投入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目前,该公司FD蔬菜产量及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以龙头带基地,八湖脱水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企业按订单发展基地,基地按合同种植蔬菜,企业和农民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目前,全镇已发展蔬菜基地1.2万亩,其中在完善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先后发展蔬菜基地3000亩。

  4未来规划

  (1)完善规划,引领镇域经济新发展。八湖镇城镇规划滞后,城镇建设落后,加快城镇科学建设步伐尤为重要。一是树立科学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功能,争取年内打通和建设镇驻地的3条道路,完成主要地段的绿化工作。二是把镇驻地范围内的非建设预留地,通过变更土地性质,逐步转为建设预留地,为下步城镇建设打下基础。

  (2)多措并举,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一是加快传统企业升级换代,在引导规模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争创自主品牌、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督促小脱水淘汰改造或升级换代,进一步推动脱水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创优招商环境,分区域、分产业、多渠道招商,力争知名龙头企业落户,带动提升我镇企业档次和水平。三是强化项目用地保障,盘活闲置地块,做好市区产业转移承接准备工作。四是加大对规模企业的引导扶持,争取大林等2-3家企业股权上市,扩大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3)紧抓机遇,推动现代农业新跨越。紧抓农高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大好机遇,依托长深高速连接线、东外环,大力发展城郊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并以此扩大脱水蔬菜加工产业的知名度,带动传统优势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好四点支撑,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水稻、莲藕、设施农业和食用菌四大板块的高效农业连片开发步伐。制定土地集约经营方案,抓好现代农业示范片项目建设,开展好“五个统一”现代农业试点工作。培植和壮大2-3个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农村区域化发展带来的思考.农业研究,2010第4期.

  [2]张成思.农业产业化研究对策[J].国际农业研究,2009,(5):87-96.

上一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产品粉碎3nT技术和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