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8 10:21
[摘要]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产g,加-r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产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的特殊性。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的一般含义,界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定义,并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进行了创新,构建了三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特殊性;模式创新
1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定义与作用
1.1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1998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部门和其它机构。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的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同体,从而形成区域特有的竞争优势。
1.2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就是实现这一选择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提升农业的整个竞争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实现农业加工企业合理格局,在集群体内,农业关联产业通过广泛的合作形成一个劳动分工精细、专业化稳定性较高的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这样的产业组织体系,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优势。(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技术、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同时,也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3)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形成后,就会形成一定的组织和分工网络,通过专业化的形式来获得效率。通过这种分工可以对农产品形成高附加值产品,农户和企业因而提高收入水平,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性收入。
2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
2.1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原料性质的特殊性。农产品加工产业所需要的一般是生物原料,而生物原料的性质不稳定,不易长期贮存,容易发生变质。(2)原料供给能力的具有不确定性。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原料供给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会使原料供给在不同的年份产生差异。(3)安全性。粮食是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主要原料,尤其对于粮食深加工企业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与粮食安全问题可能会产生矛盾。(4)区域间原料的差异性。农产品原料的地域间差异较大,同样的产品原料在不同地域,性质差别很大。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
2.2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通常具有专业化、网络化、植根性、学习性和柔性化的基本特征。由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不可能运用现代制造企业的集群理论来完全解释的,现代制造企业的集群的许多特征在农产品力n-r-产业集群中不能完全显示出来。这就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分工松散性。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和机构空间聚集的现象,这种聚集的原因是企业之间的相关性,通常应该是以一个产业为中心,聚集在一个固定区域内,体现出生产的专业化性质。从而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生产,这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之一。对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这种特征,本质上看是以专业生产为基础的,形式上并不一定成为一个聚集的群体,而是在区域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原因就是原料生产的分散性导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松散性。(2)网络化中非正式关系突出。网络是“指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所形成的网络中非正式的合作网络现象突出。一般没有确定的合同关系,而是通过长期交流所形成的关系。(3)学习性和柔性化较差。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学习性区域,通过学习使企业问具有柔性反应能力。虽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也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但是,一般是以一个大企业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除了中心大企业外,并不能形成学习性组织,也不会形成柔性反应能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加工模式与制造企业的模式不同,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
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创新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傲的标准样式。模式通常是前人经验的抽象和升华,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从而形成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目前,研究产业集群模式的文献很多,但是,并没有对产业集群模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的结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形象地划分。有的学者,从集群内的市场结构角度将产业集群划分为零星式、网络式、轴轮式、多核式以及混合式模式;有的学者从市场和政府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划分为市场导向模式和政府导向模式;有的学者根据某地区域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名称定义了某种模式。这些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笔者认为产业集群模式应该定义为产业集群的标准形式,具体地说,产业集群模式是指人们对产业集群内在规律进行总结并被人们接受的产业集群标准形式。本文研究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创新,是基于3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产业集群模式。即基于区域自然资源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布局模式;基于集群内企业分工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基于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空间虚拟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明,王海.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06,(2)
2.危旭芳.生态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及其构建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8,(5)
3.焦存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互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08,(3)
4.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5.喻林,张明林.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成长机理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0)
上一篇: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发展水平研究 下一篇: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八湖”模式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