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关联方法的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选择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7 10:50

  摘要:为准确把握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劣势,确定应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该文借鉴中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对邓氏关联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剖析,提出在研究数据顺序可以调整的行为指标序列关联度问题时,用区间值象代替初值象或均值象,用1和0代替绝对差值最大最小取值的改进思路,以解决因序列始点数据和参照序列变化带来计算结果不唯一以及无量纲化处理可能破坏数据内在关系等问题;从投入产出理论产业关联的本质内涵分析,提出在研究某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大小时,通过构建虚拟最优前向后向效应参照序列,综合分析其与所有部门的关联效应的优化思路,以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该部门的拉动推动作用。以2012年河北省139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13-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来源,采用改进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类农产品加工业部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皮毛羽丝加工、棉麻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位,加权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位,关联度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2、第1位;中药加工、乳品加工、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果蔬加工业加权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4、第5、第6、第7、第8位,关联度综合优势评价分别位居全省第7、第4、第9、第8、第11位,应作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扶持。研究结果对河北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灰色关联方法;投入产出关系;产业关联指标;主导产业选择;河北省

基于改进关联方法的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选择

  0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并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做出具体部署[2]。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归根结底要靠发展解决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跨113°27′~119°50′E,36°05′~42°40′N,北距北京283km,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河北省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总面积18.88万km2,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m,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m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m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无霜期81~204d,年均降水量484.5mm,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河北省139部门投入产出表、2002-2016年《河北经济年鉴》、2013-2016年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统计资料和农业相关统计资料、2017年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公报[27-31]。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研究,产业关联分析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逻辑框架如图1。

  重点是对中国学者邓聚龙先生提出的邓氏关联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剖析,针对行为指标序列数据顺序可以调整的实际,对计算方法提出具体改进思路;构建虚拟最优关联效应参照序列,运用改进关联度方法计算某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联度大小,对传统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优化,以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对17个部门8类指标中关联度较大的指标进行归并处理,减少同类指标的多重影响;对评价指标进行同级别无量纲化(区间值)处理,以保证各类指标的可比性;对各指标数值赋权后相加,得到综合评价值。综合分析每类加工业各指标位次,结合河北省发展实际,确定应该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

  3结果与分析

  3.1优化后的关联效应值更符合生产实际

  根据2.3各公式和式(1)、(2)及其优化方法,计算出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优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优化感应度系数,如表1。

  4结论

  本文坚持方法创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产业关联测度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借鉴中国学者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对邓氏关联度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剖析,提出在研究数据顺序可以调整的行为指标序列关联度问题时,用区间值象代替初值象或均值象,用1和0代替绝对差值最大最小取值的改进思路,以解决因序列始点数据和参照序列变化带来计算结果不唯一,以及无量纲化处理可能破坏数据内在关系等问题。

  2)从投入产出理论产业关联的本质内涵分析,提出在研究某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大小时,通过构建虚拟最优前向后向效应参照序列,综合分析其与所有部门的关联效应的优化思路,以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该部门的拉动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刘国明,张海燕.新常态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10):28-34.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QR码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动态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