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7 10:39
摘要:以2014--2016年农产品加工领域论文合著数据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组织科研合作关系的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领域存在大型的知识网络,网络密度不高;网络以若干科研实力强的机构为核心,形成各具特色的凝聚子群,子群之间的合作不强,在网络中发挥中介作用的机构不多;网络稳健性较弱。最后根据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提高农产品加工创新绩效。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科研合作;SN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增值潜力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Itl。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着技术落后、机械性能不高、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不足、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社会网络分析(SNA)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基于关系的不同节点形成的网络结构,既分析网络中节点的属性特征,也分析网络的整体特征,有助于发现社会关系存在的规律。在管理学界,SNA已成为组织行为研究、战略研究、知识传播与创新研究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研究范式。借助SNA,从组织科研合作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
2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整体分析
根据科研合作数据建立合作矩阵,导人SNA的常用软件Ucinet进行二值处理(即忽视机构间合作次数,只考虑其合作关系)。由于机构A与机构B合作了1次,也相当于机构B与机构A合作了1次,所以研究的是无向对称二值网络。利用Ucinet中的NetDraw工具得到基于科研合作关系的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
3农产品加工知识网络结构分析
3.1网络中心性
中心性是对节点在网络中核心地位的定量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度数中心度衡量节点自身的交流能力,而中间中心度衡量节点在交流上控制其他节点的能力,接近中心度则是衡量一个节点在交流中不受其他节点控制的能力。中心势指数是对群体“权力”的量化,描述网络的总体整合度旧。
3.2结构洞分析
Burt认为“非冗余的联系人被结构洞所连接,1个结构洞是2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因此非冗余的联系是用结构洞来衡量的。结构是由至少3个节点之间关系构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占据中介位置的节点,成为社会资本。因为“在群体内的观念和行为要比在群体之间的观念和行为更具有同质性,所以跨群体之人会更熟悉另类想法和行为,因而会给他们更多的观念选择的机会,这种视野优势恰恰是经纪行为变为社会资本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明国.新常态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10):28—34.
【2】喻登科.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行为与绩效间的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J].技术经济,2015,31(11):21—33.
【3]丁道韧.知识网络关系特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考虑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6(5):31—35.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