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绩效评价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6 10:02

  内容提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十二大类和五十七个中类行业,从行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四个方面时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能力进行了绩效考评。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一般和较低水平,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即使在一些优势行业依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文章建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行业资产质量;降低行业债务风险;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和经营增长能力。

  关键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绩效评价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绩效评价

  一、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基本概况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资源禀赋、科技、区位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资源方面,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油菜籽、莲藕、淡水养殖等产量和种植养殖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棉花产量居第3位,稻谷居第4位,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第9位,蔬菜和食用瓜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其次是科技优势。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85所,研究院所56个,其中农业科学院研究院l所,农业类大专院校2所,农业类中等技术学校10所,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此外,湖北省位处华中腹地,承东启西,联通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从起步、创业到成长和盈利,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为2395家,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为35.15%;从业人员总数57.22万人,占全省工业企业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的比重为30.44%;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为1170.68亿元,占湖北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9.30%,占全国比重为2.23%,全国排名第10。无论是从促进就业,还是从拉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农产品加工业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评价指标及行业选择

  (一)行业及评价指标选择

  本文在测算过程中,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94),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等十二大类。在十二大类的基础上,再依据湖北省农产品加T业发展现状,选择基础较好的五十七个中类行业来分别进行评价,以期既突出整体义做到全面考察各行业的发展能力状况。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是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4号)等文件规定,以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数据资料为依据,并参照国家统计局工业与流通企业月报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资料,在对年度国有经济各行业运行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制定的。本文采用该体系提供的测算方法为依据,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能力分为四个一级指标来进行考察,即行业盈利能力、行业资产质量状况、行业债务风险状况和行业经营增长状况。同时,在一级指标下面又分解成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类,并主要以基本指标为评价依据,修正指标作为参考(见表1)。同时,对于整体状况的评价分为五个层次,即较差、较低、一般、良好、优秀。其中,行业盈利能力基本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修正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资金利税率(%)。资产质量状况基本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修正指标包括:资产现金回收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存货周转率(次)、固定资产周转率(次)。债务风险状况基本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修正指标包括: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增长状况基本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修正指标包括: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具体指标解释见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06年)。

  (二)数据说明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局2006年统计公报,之后以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写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06))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参考依据,将原始数据代人有关公式进行测算,得出评价结果数据。

  三、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绩效评价

  (一)十二大类行业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1.行业盈利能力状况。测算结果显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盈利能力稍强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等行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具制造业盈利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行业盈利能力处于全国相应行业平均水平;橡胶制品业盈利能力较弱(见表2)。

  2.行业资产质量状况。各项指标测算表明,同全国相比较,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资产质量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其中,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五个行业的资产质量状况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整体状况良好。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橡胶制品业等七个行业的资产质量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状况一般(见表3)。

  (二)五十七个中类行业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在前面对十二大行业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四个一级指标和各项基本指标及修正指标对湖北省具有较好基础的五十七个中类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产业发展能力进行测评。为简化起见,本文省略各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的测算过程,只对四个一级指标:行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状况、行业债务风险和行业经营增长的整体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所有行业的整体状况进行汇总评价(见表7)。由测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植物油加工、制糖、蛋品加工、罐头制造、精制茶加工、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纺织服装制造、纺织面料鞋的制造、装订及其他印刷服务活动、轮胎制造、橡胶板.管.带的制造、橡胶零件制造、橡胶靴鞋制造等十四个行业处于全国同行业较低水平,其产业发展能力较差。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6

  3.戴小枫,杜彦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国际与国内背景.调研世界,2002(3):5—7

  4.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5—217

  6.赵邦宏,宗义湘,张润清.发展经济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5—129

上一篇: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线员工薪酬制度设计 下一篇: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