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25 12:41

  摘要:远程医疗利用通信与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小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差异。国外对于远程医疗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早,对推广和促进远程医疗的发展和应用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中国远程医疗也取得一定成就,远程医疗的发展应用与部分国家相比有进步空间。在分析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远程医疗发展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远程医疗;医疗规范;国外远程医疗;政策法规

  1引言

  医疗服务地区性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怎样及时有效且高质量地把医疗卫生资源进行高效分配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服务尽可能多的人群,缩小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差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卫生健康部门需要解决的难题。远程医疗可以打破区域之间医疗资源流动的屏障,降低医疗资源差的农村及偏远地区民众的就诊成本,改善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的情况,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远程医疗自产生以来就引起世界医疗健康领域的关注,远程医疗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合医疗、通信,信息设备的发展成果,已经成长为一种成熟的诊疗服务形式,并逐步被政府和民众接受。近年来国务院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发布文件,提出促进远程医疗的发展及应用是中国医疗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倡导将远程医疗作为大规模诊疗手段进行广泛应用,扩大医疗机构服务的范围,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中国远程医疗起步相对于国外稍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研究国外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对于提高中国远程医疗服务水平仍有较大意义。

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历程及现状

  远程医疗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在放射学研究中应用双向电视系统,之后美国的远程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过程中通信及电子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到20世纪60年代,利用双向视听设备在波士顿综合医院和洛根机场医疗站之间开展一系列远程医疗活动,实现了乘客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视频交互、心电图、血压等医疗数据的传输。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远程医疗主要在精神病诊治、基础医疗服务等方面,为农村及偏远地区提供医疗资源。

  3国外远程医疗发展特点

  3.1法律法规不断持续完善

  国外的远程医疗起步早,在发展过程中重视通过颁布政策法规来促进远程医疗的进步。在医疗过程中,涉及到患者隐私问题、医疗补偿、费用偿付等问题,只有明确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规则才可以促进远程医疗的健康发展。美国在1996年颁布了《健康保险可携带与责任法案》,在法案中提出所有医疗保健机构遵守法案条例,主要是和公民健康信息隐私、健康信息安全及电子信息传输的相关法规。同年美国联邦医生协会为了规范跨区域远程医疗活动颁布了相关示范法。此后还颁布了标准指南对远程医疗中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标准进行明确,要求医生在远程医疗过程中需遵守与传统医疗行为相同的标准[4]。日本的远程医疗相对欧美起步晚,但在亚太地区远程医疗发展中处于领导者地位,远程医疗在日本主要提供远程医学影像诊疗服务。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97年日本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远程医疗的通知》,文件确立了远程医疗监测这一医疗活动的合法性。在2000年,日本发布《远程家庭诊疗准则》,对远程医疗实施过程中相关事宜进行了说明,确保远程医疗的服务质量以及责任界定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说明。

  3.2相关费用制度逐步完善

  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医疗服务范围由疾病的治疗慢慢转向预防和保健。技术日趋成熟也促使医疗成本下降,使得远程医疗更容易为各利益相关方接受。利益相关方在美国主要指保险公司、医疗结构、患者三方面。远程医疗收费相对低廉,满足了保险公司减少医疗费用支付的目的,远程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疗机构则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利用远程医疗来完成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复健支持等医疗服务,在降低患者二次入院率的同时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患者通过远程医疗可以接受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降低了时间及交通费用,医保范围的扩大也使远程医疗越来越受到病患的欢迎。商业保险和政府的支持促进远程医疗费用制度持续完善,增加了其接受度[5]。

  4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4.1加强远程医疗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

  美国的远程医疗自《平价法案》颁布后迅速发展,在医疗行业医生责任大,具有高风险,对于学习并开展远程医疗的积极性不高。《平权法案》将二次入院率作为医疗服务的考核指标并更改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受国家政策影响,医生为降低重复入院率,主动进行远程医疗的推广。目前中国虽然也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但对于远程医疗相关方的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对中国远程医疗的行业发展作用有限。为促进中国远程医疗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国应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远程医疗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方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全面为远程医疗发展提供政策性保障。

  4.2提高对远程医疗的普及力度

  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对远程医疗的了解不深是限制远程医疗推广与实际应用的不利条件。尽管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倡导使用远程医疗,但是民众及基层医护人员对其接受程度低。因此应提高远程医疗相关信息的普及力度,整合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及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来宣传远程医疗,增加民众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提高远程医疗在实际医疗活动中的应用程度,加快该医疗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杰,蔡艳岭,孙东旭,等.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10):739-740,799.

  [2]廖生武,刘天峰,赵云,等.欧美发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0):730-732.

  [3]马豪,陈荃,秦盼盼,等.国内外远程医疗技术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2):35-39.

上一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线员工薪酬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