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4 10:03
摘要:“互联网+”在农村的不断扩展应用也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发展农村“互联网+医疗”事业,既能帮助农村构建柔性的医疗体制,推动医疗资源的流动与集聚,同时也能帮助农村医疗事业获得更多外部人才支持。但当前农村“互联网+医疗”面临顶层设计不足、发展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和农民应用互联网能力弱化等多重难题。为此,规划农村“互联网+医疗”事业的整体方案、多方筹集医疗事业发展资金、积极培育农村“订单”医疗人才和推动农民深度应用医疗网络,应该成为加速农村“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农村;互联网+;互联网+医疗;政策研究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借助互联网能够有效打破资源分散局面,实现人才和资源的高效集聚,进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分散,这也为发挥“互联网+”的联结与沟通作用提供了良好平台。其中,农村“互联网+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局面[2]。但囿于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现状,“互联网+医疗”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1“互联网+”提供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机遇
1.1构建柔性的农村医疗体制
有学者提出了基于远程网络平台建立医疗联合体建设,进而缓解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3]。而发展“互联网+医疗”事业,则有助于直接为农村构建柔性的医疗体制。所谓柔性医疗体制是指不同于以往的、受地域限制的医疗体制,而是一种实现了医疗资源无边界流通的新型医疗体制。如传统的医疗体制要求必须要有医院或卫生所等固定场所,农民看病就医也自然受到明显的地域限制约束。而借助“互联网+医疗”平台,农民可以直接突破地域限制,更加便利地获取其他地区的医疗资源或服务支持,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相对固化的医疗体制。换句话说,“互联网+医疗”使得农村成为了医疗服务网络上的一个有效节点,可以获得来源更广的医疗服务。
1.2推动医疗资源流动与集聚
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与难以高效集聚,一直是阻碍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的严峻挑战。以“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远程诊疗平台,能够在减少医疗开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医疗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联结作用,能够推动各种发展资源的快速集聚与流动,这有利于更多受众便捷地获取发展资源。当前,农村医疗事业既受医疗资源数量少、质量低的影响,同时也直接面临医疗资源过度分散的挑战。而将农村连入“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快速消弭地理空间上的束缚,更加便利地获取相应的医疗资源。同时,农民使用“互联网+医疗”问诊平台,既能降低看病就医成本,同时也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2“互联网+医疗”在农村实施的难题及成因
2.1农村“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设计匮乏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互联网+医疗”事业明显发展迟滞。从全局看,农村“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设计比较匮乏,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开展。一方面,由于思维僵化和认知落后,部分农村对“互联网+医疗”的认识不到位,因而缺乏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整体性方案。同时,应用“互联网+”手段也是对传统农村医疗体制的剧烈变革,必须从认识、资源、人才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但农村在这些方面的准备还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制度不健全,无法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具体指导。在推动农村医疗事业改革中,也必须建章立规,这样才能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制度空间和行动空间。总之,顶层设计不足严重限制了“互联网+医疗”在农村的快速推进。
2.2“互联网+医疗”在村发展资金不足
农村发展“互联网+医疗”的资金不足,也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重要难题。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的巨大阻碍,而使用“互联网+”手段也需要较大的前期成本投入,这些都会给许多地方的农村造成巨大压力。首先,现有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资金比较紧张,很难拿出多余的资金来发展“互联网+医疗”。且许多农民对这项事业的认识不清,所给予的支持和理解也比较少。与此同时,随着青壮年农民的持续外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疲软,农村公共积累较少,可用于公共品和服务提供的资源较少,也很难扶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3发挥农村“互联网+医疗”价值的相应对策
3.1规划“互联网+医疗”整体方案
进行农村“互联网+医疗”的顶层设计,规划整体性发展方案,应该成为改革农村医疗事业,发挥农村“互联网+医疗”价值的首要工作。只有顶层设计明确、整体制度清晰,才能从根本上指导农村医疗事业发展。首先,尽快明确农村“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思想与目标。对于农村医疗事业来说,应该把改革现有工作,高效便捷获取医疗服务资源,突破资源和人才困境作为应用“互联网+”手段的重要目的;而对于农民而言,更加便捷、低成本地获取医疗服务,应该成为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目标。其次,各级政府应该积极主导设置农村“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制度,特别是建立起“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只有在整体制度的清晰指导下,才能快速合理地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同时,也要为资金投入、人才培育以及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定相应机制。此外,我们也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提高农村应对重大疾病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6]。
3.2多方筹集医疗事业发展资金
多方筹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资金,为“互联网+医疗”注入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行医疗体制改革,使用“互联网+”手段,所要求的前期投入较大,单纯依赖农村及农民力量难以实现,为此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首先,鼓励农村自力更生,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援助和农民筹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互联网+医疗”落地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要在农村医疗室或卫生服务站等硬件条件上做出较大改善。其次,各级政府也要根据农村“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结合具体的农村医疗工作,基层政府可以尝试为农村“互联网+医疗”设置专项资金,直接支持农村医疗事业的改革发展。再次,借助社会组织的援助和支持,也能为农村医疗事业筹集发展资金。除了向社会组织募集善款外,农村也要积极和医疗类慈善组织联系,努力赢取他们对农村“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有效支持。总之,通过政府、农村、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可以为农村“互联网+医疗”筹集充足的发展资金。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7-12-20].
[2]朱萍.趣医网&颐股份融资超3亿互联网医疗战火烧至农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9-09(18).
[3]唐月红,冷志伟,唐玲,等.基于远程网络平台的医疗联合体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4):63-65.
[4]胡海琼,张艳华.农村远程医疗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管理观察,2017(2):114-116.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