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2-14 10:00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文献复习法,查阅国内有关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结果: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中,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政府方面均存在问题。结论:通过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成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人才准入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补充细化高血压防治政策,明确村医职责;增加卫生资源投入;完善监管制度等措施,积极做好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

  关键词:高血压;防控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口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死亡人数的86.8%,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79.4%[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而这其中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人群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一直是相关工作的重点之一[2]。由于农村地区自身的特性,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不容乐观。因此,对于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患者自身局限性

  1.1.1教育因素由于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渠道和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因而没有较强的自我保健意识。正是由于自我保健意识的淡薄,大多数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不遵医嘱服药或不服药,保持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得不到改变。高血压的控制不仅是一项医疗行为,更多地依赖于患者对疾病和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自我管理[3],然而由于患者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使其自我保健意识和依从性均较差导致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1.1.2社会环境因素农村地区居民工作大多以务农为主,因而高血压患者可能因忙于农活而无暇顾及自身健康。其次农村地区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比城市更为密切,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因忙于人际交往或生活琐事而忽略了高血压的治疗。徐光耀等人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中“因嫌麻烦不能依从者”占44.0%[4]。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加,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小孩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这使得高血压知识的宣传和相关健康教育的推进存在一定难度。

  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工作者

  1.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有限

  以山东省农村地区为例,王颖[6]等人研究表明,山东省农村地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较高,但有研究发现在调查的山东省42542个村卫生室中,87.47%的村卫生室没有达到《山东省村卫生室基本设备配置标准》的要求,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仅占57.21%和55.55%[7]。同时,由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设备差以及整体综合管理框架比较松散,导致人才存在严重缺失,诊疗水平差[8]。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备不足和诊疗水平低下会使得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控制受到影响。

  1.2.2医务人员学历较低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于倩倩[9]等人调查显示乡村医生男女比2.65∶1,平均年龄46岁,学历以中专为主(67.60%),某中部省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主要由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构成,大专学历的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不足1/4,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几乎是凤毛麟角,偏低的高学历构成比对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起到制约作用[10]。有研究表明19.57%的患者由于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给予开具的处方不合理导致农村地区高血压控制状况不佳[11]。

  2对策

  2.1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考虑到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性,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以视频、图片或漫画为主,让患者可以更轻松的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和危害。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切忌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同理心,用创新可行的具体措施代替一味枯燥的说教,如发放限盐勺和控油壶等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盐、油用量控制,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

  2.2成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可以将同一个行政村或者一定区域内互相熟识的高血压患者按照一定数量组成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在村医指导下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目前存在的危险行为,并互相督促对方改变不良行为并按时服药。褚新春[14]等人研究表明通过组建适宜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模式,能起到长期的连续不断的综合干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新办.《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EB/OL].2015-06-30/2016-03-18.

  [2]金昱.安徽省沿江地区农村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6.

  [3]GITLINLN,CHERNETTNL,HARRISLF,etal.Har-vestHealth:translationofthe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programforolderAfricanAmericansinaseniorset-ting[J].Gerontologist,2008,48(5):698-705.

  [4]徐光耀,王媛媛,庞雪芹,等.北京郊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725-3727.

  [5]肖南梓,钟晓妮,汪洋,等.重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疾病经济风险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23),2552-2558.

上一篇:农业大棚技术在南方蔬菜种植中的改进与应用 下一篇:农村“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难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