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4 09:09
【摘 要】在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迅猛,效益辐射广泛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发展电商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民的致富需求。在对广西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实践调查基础上,分析其合作社电商发展模式及主要困境,并从完善政府扶持奖惩政策、建设合作社帮扶机制、重视农产品规模、质量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平果县合作社电商发展建议。
【关键词】广西平果;农民合作社;电商
一、农民合作社电商化升级是符合政策走向与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
近年来,在中央文件的政策号召下,各地政府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农民合作社组织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生产效率及贫困户社员的经济收入,成为当前农村产业振兴、脱贫致富的理想载体,但从各地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受传统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及落后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停滞不前,部分合作社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经营。因此,如何创新发展是当前农民合作社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15年政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推动电子商务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再次强调发展农产品电商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作为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平果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近年来利用丰富的光热、降水等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产业,积极发展火龙果、葡萄、种桑养蚕、林下养鸡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桑园、糖料蔗、油茶等一批规模化种植基地,目前水果种植面积12.5万亩,年产量15万吨,成为当地产业振兴与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此外政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开设电商培训班,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加,产量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有力推动当地农民增收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了探究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实践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研究者对当地政府、合作社管理者、贫困户社员等涉及合作社电商的不同主体进行走访调查,结合行政管理角度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合作社电商发展建议,以期能为广西农民合作社进行电商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二、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现状
(一)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多
平果县地形较为复杂,多石山,土地资源较少,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条件非常有限,因此多数村民多以种植玉米、黄豆等作物为生。当地政府经过尝试与实践,将火龙果、大青枣、砂糖橘等适宜在坡地或石山地区开展种植的作物进行推广,取得了一定经济成效,由此也催生了一些农民合作社。截至2017 年底,平果县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82家,行业范围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林木业种植及服务业四大类,每一类别根据其主要经营产品再划分为14 类,其中种植类合作社有151个,占全县合作社53.5%,主要经营水果、种桑养蚕、粮食蔬菜、中草药及糖料蔗等作物。养殖类合作社中主要分为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畜牧养殖以林下养鸡、黑山羊、肉牛等为主要特色,占养殖类合作社90%以上,数量最多。服务类合作社则主要是农机作业合作社,仅有十余个,林木业种植类合作社即主要经营林木业种植,数量最少。(二)农民合作社实现“触电”升级平果县农产品种类众多,但受种种原因限制,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较有影响力的代表性农产品。2011年平果县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发展农产品电商,引进电商公司、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电商的规范化运营,目前部分农产品电商已初具规模,本地农特产品主要包括水果干货与蚕丝加工品等,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模式主要有:
1、“农民合作社+本地电商网站”平台分销模式平果县参照浙江遂昌模式,搭建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发挥桥梁与服务功能,运营管理本地土特产网上商城——“平果佳央”,为本地村民提供 “线上商品购买”+“本地特产销售” 多渠道服务。电商服务中心整合县内多家供应商资源,将合作社、农业基地和分散农户的产品资源集中到“佳央” 分销平台,统一包装后放到网商的网店销售,分销平台接到消费者订单后下单并统一配送,这种分销模式成为合作社 “触电”的快捷渠道。
2、“农民合作社+淘宝店/微商” 自主创业模式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提供一系列电商培训与引导,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农村电商创业和以淘宝微信为主要交易平台的电商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技术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或者独立注册网店,发展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如壮烈村原生态山地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每年通过电商销售山地火龙果的成交额6万元左右,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同时提高了合作社及社员的收入。三、平果县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发展困境调查发现,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合作社普遍面临融资难题
就平果县农民合作社情况来看,尽管政府对合作社扶持项目多、力度大,但也存在扶持政策分散化以及效率不高等现象,调查发现,大多数合作社都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果蔬类合作社,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发展资金大多数依赖贷款,各类商业银行基于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合作社发放贷款,借贷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二)合作社规模小,产量低
农产品质量与规模是农民合作社的生存动力,就平果县目前的特色产业现状来看,小生产难有大产业,平果县农民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较弱,难以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转。由于平果县大多数乡镇的农户地块小而分散,还有一些地被人为切成了小块,流转和耕作难度大,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不多,“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产业规模极大限制了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四、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的发展建议
鉴于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需政府部门来加强引导与扶持,因此研究者结合调查实际,从加强政府引导与管理角度对平果县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政府扶持奖励政策
在扶持政策方面,针对当前政府扶持政策效率不高的现状,建议平果县政府加大奖励性扶持力度,扩大贴息或奖励补助政策的比重,积极培育各类合作社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真正运行的、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奖补力度。同时加强财政扶持的资金监管,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调查发现合作社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除了合作社自身积极联合社会力量,拓宽融资渠道,政府还可以设立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建立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鼓励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
(二)建设合作社帮扶机制
合作社的核心就是合作,利用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互通有无,而不是单打独斗。农村地区有丰厚的生产、劳动力资源,而企业则有技术人才及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合作社与电商企业的合作无疑可以提高合作社的建设效率。建议平果县政府打通渠道,推动电商企业、电商合作中心与合作社等农业生产者合作,谋求合作共赢。此外,合作社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是否适合发展电商等问题一方面需要农业机构做好考察安排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求合作社之间加大合作力度,相互借鉴与学习,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单个合作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王伟.从消费者角度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
[2]廖香香.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4(14).
[3]刘军君.农民合作社与网络——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探析[J].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4,28(1).
[4]包乌兰托娅.青岛市创新合作社农业电商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2).
[5]杜婵.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J]. 当代县域经济,2016(3).
上一篇: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下一篇:农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