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14 09:05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了各个传统行业,农业领域也不例外。然而,农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涉及到农村产业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规模有限,出现了各种发展阻碍。要做农村电商,就需要从根本上围绕“三农问题”进行创新,立足于农业本地实际,走特色农村电商发展之路,加大产业集聚区,促进电商、物流等协同进化,不断推动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的合理构建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本区域农业电商品牌化。因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农村特色电商的涵义,分析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阻碍,提出我国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构建的基本步骤,以及对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些许理论借鉴。

  关键词: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农村特色电商的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1农村特色电商理论分析

  (一)农村特色电商内涵及特征

  农村特色电商指的是基于不同地域的农业产业类型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依托本地独特的具有较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农产品,发展区域特色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农村特色电商的特征主要有区域性、季节性、合作性等特征。区域性指的是根据地方差异性特色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品牌,形成知名度,如栖霞苹果;季节性指的是这些特色农产品通常季节性较强,如樱桃,因此特色农村电商具有阶段性,因此在发展农村特色电商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前期的宣传和引导,如低价预售;中期做到电商的发售及时,后期做好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合作性则指的是农产品需要与有效的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充分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改良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制作加工工艺,有计划有选择的种植和生产。

  (二)本地化生态圈

  本地化生态圈是根据当前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提出的一种以用户为核心发展本地特色产品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本地化生态圈指的是按照当地农业及特色产业情况,通过本地商户的集合体,依托本地特色产品及服务,形成本地化电商模式,发展即时沟通、及时沟通的免费物流配送模式,督促商户建立优良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实现电子商务的售后无忧、免费配送、即时沟通、当日送达、支付灵活、下单多样。本地化生态圈的电子商务模式,引导具有特色商品生产基础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改变了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缩短了农民与电商的距离感,更加符合农民的需求以及现有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将现代化产业链、价值链引入农产品生产,将本地特色引入到农村电商每个环节上,实现本区域农业电商品牌化,做成不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的本地农村电商生态圈。

  2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构建必要性分析

  (一)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阻碍

  电商平台方面。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模式,对农村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也是潜移默化的,还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了农村对电商的需求度。2016 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 4823 亿元,同比增长 36.6%。电商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苏宁云商为首的几大电商巨头纷纷深度布局国内农村电商战略,2016 年阿里巴巴在近 500 个县,建立了 28000 多个拥有农村淘宝的村子;苏宁易购兴建了近 2000 家苏宁易购直营店、1900 多家苏宁易购授权服务网点、200 个线上地方特色馆,电商平台以实体的方式“渗透”农村市场。然而,当前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目前,农村电商的渗透率只有 7%,低于 10.8% 的社会平均水平。一是高昂的流量成本,如广告、自然搜索排名等,抬高了电商的准入门槛,加之新的流量分配模式的兴起,削减了村民们的电商从业动力。二是农村产品上行难,农村电商运营体系缺少盈利模式,再加上现在我国农业产品生产和经营缺乏完善的体系,对产品质量监督和认证的重视度较低,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三是电商人才缺乏,导致大多村镇没有真正利用起建设好的硬件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约占人口总数的 50%,而农村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 27.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30%,比城市低 34 个百分点。

  (二)电商本地化生态圈优势分析

  电商本地化生态圈能够综合、高效运用物流平台。电商本地化生态圈能够充分利用本地供应链的电商体系,通过管理本地化,运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项物流资源,高效综合运用统一的物流平台,打造开放式甩单物流模式和物流循环配送体系,比如配送车辆在将农产品运往城市的同时,从城市装运农产品生产及生活物资到农村,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车辆空载率,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使物流配送低成本运行,简单快速送达,甚至可以实现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电商化,真正实现高效快捷的物流运输及配送。

  3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构建

  (一)要素分析

  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市的不同,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的不同,作为农村资源的主体,农民同时充当着商家、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他们既可以把产品卖给消费者,也可以提供给其他商家,也会从其他商家手中购买自己所需,使供应链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基于“互联网 +”构建一种新型的社群化、本地化生态圈的新型农村电商模式,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化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商品交易新的变革。

  (二)结构分析

  发展本地化农村电商业态,就是打造集渠道建设、电商平台、双向流通、人才培育聚合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和生态圈。农村特色电商本地化生态圈涉及到政府、农民、农村合作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多个部门,其组织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及项目指导及减免税收等支持;龙头企业负责相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统一管理,包括选购加工农产品,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运营线上系统,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及物流统一配送等;而经济联社则主要联系千家万户的农民与龙头企业,对于农户而言,经济联社有助于为农户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指导,并积极与企业建立销售渠道,并为农户代购生产生活的工业成品;对于龙头企业而言,经济联社能够通过线上的电子商务中心及线下的采购中心,线上线下双融合为其提供农副产品的搜集和代购。

  参考文献:

  1. 陈佳华,叶翀 . 浅析农村电商及特色化进程发展 [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0)

  2. 程丽丽 . 基于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构建——以台州为例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

  3. 孙伟,许光建 . 农村电商消费现状、问题与趋势 [J]. 农业展望,2017(2)

  4. 胡晓杭 . 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满足农村电商多元化发展 [J].物流工程与管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5. 陆晓凤,侯明健 .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以横县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

  6. 马小红 . 产业集聚区电商生态圈构建策略选择与实现 [J]. 商业经济研究,2017(13)

上一篇:农村互联网校本教研的初步探究 下一篇:农民合作社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