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8 09:40
【摘 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政策促进了该类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渠道上,文章对国家政策进行分析,了解国家相关部门提出这套政策的目标,以该目标为依据,分析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现状。文章应用微观的案例分析影响发展现状问题的因素,指出了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现状为体系虽然已形成雏型却缺少执行力的问题; 发展速度较快,却缺乏持续性的问题; 能让产品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尚未形成。影响现状的因素为制度执行力欠缺; 预期风险较大、经济收益不足; 政府支持有待优化;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电商平台协调发展不足等。文章建议政府部门要结合这些因素分析发展的问题,提出优化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 电商
一、前言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2005 年 6 月,以下简称《规定》) 第十七条指出地方部门应根据食品类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管理规范,即只有达到了《规定》的标准,通过了审批、获得监督的食品类产品,才能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又称电子商务,狭义电商是指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过程都必须电子化; 广义电商是指利用网络电子化渠道来完成贸易业务。该次探讨的电商指广义的概念,即只要业务流程是应用网络的渠道来完成,允许在业务交流程出现实体贸易流程。
二、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目标分析
( 一) 建立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产标准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类产品存在着标准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当前农产品推出了“三品一标”的食品类品牌标准体系。三品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是指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实体销售的模式中,消费者可以应用看、摸、尝、问的方法确定产品的质量,而在电商环境中,如果没有制订食品类产品的标准,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时就会无所适从。《规定》明确提出了制定了产品的申报标准的要求与认证措施,比如生产厂家在申请标志时,需填写以下的申报内容: 产品生产地域的范围及地理特征; 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产品的理化及感官等质量特色,与生产地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产品生产、销售、历史渊源等,只有达到标准才可获得批准。而对消费者而言,可以通过了解是否具有地理标志保护进而了解产品质量。当消费者能够在网络渠道中买到放心的产品时,电商食品销售模式才会获得进一步发展。
( 二) 打造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
我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食品。比如陕西周至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该地的特色为猕猴桃制品; 我国武汉为热干面之镇,这里拥有最原始的制干面制作技术; 山东平阴地区又被称之为玫瑰之乡,这里特产食用玫瑰等。随着经济向前发展,消费者希望从网络上购买到当地买不到的地方特色产品,在应用了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后,消费者可依标志找到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
三、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 一) 保护制度的现状
2005 年,我国质检总局颁布了《规定》,它规范了地理标志产品名称、规格、质量、特色。2008 年,中国工商总局颁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管理方法》,它维护了地理标志注册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专用标志的使用方法、从法制的角度推动了标志产品的发展。2008 年农业部门颁布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方法》,它进一步完善了规定,详细说明了《规定》的执行具体事项,令《规定》的执行具有了详细的依据。2009 年农业部门又颁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规定了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审批、保护、监督的过程中每个部门具有的权责,它的制订完善了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体系。从保护制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体系雏形已经形成,然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较多。
( 二) 产品发展现状
1、发展的速度。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08 年,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仅为 100 多个,到了 2012 年已达 667 个,我国质检部门已经对 1919 个国内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在全国各省市分布如表 1 所示。从发展的时间来看,2012 年为一个分水岭,在此以前,我国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增长很快,而在 2012 年后呈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
2、标准的使用。虽然我国规定了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出产区域的界限,却超过了规定的经度或纬度就不属于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南德庆的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贡柑是知名的产品,该地的贡柑严格执行着国家规定的标准,然而国内外依然存在大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以德庆贡柑的名义在各电商平台销售,严重的损害了德庆贡柑的品牌形象。究其原因,虽然我国有 26 个与柑桔有关的国家标准、3 个关于贡柑的地方标准。但是,直至 2009 年 4 月德庆柑桔行业自己组成联盟,制订了《德庆贡柑》的标准,并通过了国家的审核,德庆才有一套规定的技术标准及品牌宣传的标准。德庆贡柑行业自组联盟解决标准问题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值得其他地方部门借鉴。
四、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不足的因素,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 36 家企业与 120 户生产该产品的农户的调查中。共计向农户和企业法人代表发放 156 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49 份,有效问卷率为 95. 51% 。调查过程运用了统一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获得答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对象接受问卷采访前先由调查对象提问并逐一详细说明,提问结束后开始回答问卷。在问卷完成后,随机约谈了 5 名企业法人代表和 10 名农户,通过访谈核实调查问卷的内容,补充问卷的信息。
( 一) 影响保护制度完善的因素
为了让食品类产品达到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准,政府部门及企业应对产品生产予以专业的指导。在调查中发现,政府及企业未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调查数据显示,地方部门和企业曾共同免费培训茶农,占比为 63. 89% ; 企业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指导,占比为 66. 67% ; 统一供给农药及化肥,占比为27. 75% ; 给予其他指导为 5. 56% 。结合这一数据可知,仅有约半数左右的农户了解自己的产品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并能获得专业的指导,另一部分农户正盲目的开展茶叶类种植。
( 二) 影响制度执行现状的因素
1、缺乏执行基础的因素。据该次调查了解,有 41% 的农户从来没有听说过“地理标志”这一概念,他们不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使用什么标准、有没有达到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在听说过这一标准的农户中约有 70% 只略了解这一概念。90% 的农户没有接触过电子商务,没有政府或龙头企业告知他们电子商务的概念。在该村的食品类加工企业中有 45% 的企业不知道自己的产口是不是达到了标准; 明确表示知道概念并打算申请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仅占 20% 左右。
2、缺乏政府引导的因素。如果要让核准企业愿意将产品投入到电子商务平台中,就需要资金补助、人才培训、技术指导、产品推广、标费减免,而企业认可政府的工作能达到他们要求的占比分别为 35. 84% 、36. 84% 、47. 37% 、26. 32% 、42. 11% 、31. 58% 。企业普遍认为将产业投入到电商平台中,需要承担风险,他们需要政府予以辅助。企业认为他们需要政府以下的援助: 第一,他们对电商认知不足,需要政府予以宏观的引导; 第二,他们的生产规模不足,不能承担过大的经营风险,需要政府组织保险机构、社会机构共同承担风险; 第三,企业的宣传工作不利,不能有针对的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好宣传工作。
五、总结
当前我国提出的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目标为建立产品标准、推出产品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大量学者指出我国的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存在各种问题,经归纳整理,可将问题归纳为体系虽然已形成雏型却缺少执行力的问题; 发展速度较快,却缺乏持续性的问题; 能让产品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尚未形成的问题。据相关调查表明,以上的问题存在制度执行力欠缺的因素; 风险过大、经济收益不足、政府未予以支持的因素;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电商各自发展,未形成一个发展整体的因素。如果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要达到目标,突破现状,就要从造成现状的因素着手,优化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饶璐珊,叶银鹏. 我国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 09)
[2]刘千,李华,杨敏敏,杨志杰,陈黎. 地理标志产品“宜宾酒”原酒中主要理化品质指标分析[J]. 食品科学,2017( 04)
[3]毛海峰. 荔浦: “荔浦砂糖桔”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J]. 农家之友,2017( 09)
[4]肖智,孟立霞,周江菊.“互联网 + ”与黔东南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J]. 凯里学院学报,2015( 12)
上一篇: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下一篇: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