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1-08 09:47
内容摘要:生鲜农产品的特性要求其在配送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有别于其他产品的物流配送模式,随着当前电商发展迅猛趋势,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出现多样化。基于此,通过分析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和物流配送模式,改进和优化生鲜农产品原有配送模式,即基于大数据服务中心与监控中心共同协作、以顾客订单需求为导向、标准化处理下多元配送相结合的物流配送新模式。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
引言
自电商兴起以来,居民网购越来越频繁,每年电商的成交数量都呈现出巨大的增长,农产品电商市场也成为当前各个电商竞争的重要部分。随着居民对高质、高营养、高安全的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催生了农产品电商的兴起,而且生鲜农产品是每位居民家庭必须的生活日常用品,如何保证生鲜农产品能够安全保质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也成为各个电商思考的话题。生鲜电子商务作为当前电商蓝海,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根据数据显示,2013 年生鲜电商的市场容量为 115 亿元,预计到 2018 年将达到 1283 亿元,短短五年时间,市场容量增长率高达 10.16 倍,面临这巨大的市场前景,当前国内几大电商如京东、天猫纷纷进军生鲜农产品电商行列,而且作为国内物流的领军企业顺丰,也在生鲜农产品电商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和运营。
1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问题分析
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在运输和配送中难以达到标准化,导致大量电商企业在配送中耗费巨大成本和运营亏损。而且在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经营者大多是拥有良好的网站平台,或者拥有自有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车辆,一些民营小企业根本无法实现跨区域的转移运送,而且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有限,大多数没有集中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导致业务也只限于企业所在地和企业周边地域,辐射范围小。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配送成本高,时间长,设施差。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物品,不仅要求配送的过程中保鲜也需要保质,而且大多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日消费食用,所以要保证配送速度有效率。然而,当前生鲜农产品的配送都是基于自有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由于各个电商的集散仓库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的设施不足,而且大多电商对配送的流程不够熟练,从而导致成本不断攀升。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大多数消费者是零散客户,收货地点都选取在家中和小区,这就要求配送人员合理规划配送路径,而且在配送中还要保证食物不变质,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车辆和信息系统建设,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而且大多数的电商都没有专有的生鲜农产品配送车辆和配送中心,都是依附于其他非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食物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2现有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分析
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传递必须依赖物流,而配送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时间短,在运输途中容易变质和损耗,而且即使在一定的保温情况下,从采摘到食用的时间也较短,为了实现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增值和降损,必须要采用合理化的配送运输模式和运输设施。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商属于新行业,大量的传统电商都进军这一行业,以天猫超市和顺丰自选以及京东生鲜为首的电商在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环节作出了很多尝试,当然这些电商也普遍认为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必须要保证速度快,质量高。当然,保证这些要求的实施,必须采取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和物流配送设施,当前国内的电商物流配送模式有以下几种:
平台电商业务多元化,自营物流配送。平台类电商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是指消费者通过手机或者登陆平台网站,通过在线下单,然后电商通过自身的自营物流最终将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不经过第三方参与,通过一体化的物流综合方式,将农户和消费者联系起来。采取自营物流的方式,要求平台类电商必须与农户和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当消费者需求信息到达后,自营物流电商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通过自身的物流信息传送系统向农户发送信号,这样的配送模式大幅度降低了由于第三方参与信息传递延时和配送超时现象的发生,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由于自营冷链投入大,成本高。平台自营物流配送如图 2 所示。
价值共享下平台电商 +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价值共享下的电商 +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指依靠消费者从平台下达的订单,通过第三方物流从农户将生鲜农产品运输到公司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三方物流将生鲜农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通过价值共享,将农户 + 电商 + 第三方物流联系起来。这种方式降低了由平台或农户运输的不专业性,也降低了平台对物流配送的建设费用和成本费用,但是这种方式削减了公司的利润,以及无法保证第三方物流是否能够全程冷链保障食品不变质,对运输人员无法管控,致使电商的信誉和品牌失信。这也要求物流企业不断加快网点建设和门店建设,保证物流配送覆盖区域和配送半径增大,从而能够保证配送合理有效地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平台 + 第三方物流配送如图 3 所示。
3创新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是解决生鲜农产品电商销售最终实现的纽带和核心,是保证生鲜农产品能够有效实现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的增值链条,是实现生鲜农产品价值增值的价值增值链。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电商配送模式是多样化的,但是配送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跨区域信息不畅通、成本高、标准化和保鲜保质难以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综合考虑了以上几种物流配送模式,综合分析了这几种配送模式的优缺点,改进并提出了新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详细如图 6 所示。
供者变为农户、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 / 企业、海外采购等四种模式,拓宽了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原材料来源渠道,在原有的模式中添加了处理中心,处理初次未加工的生鲜农产品,添加了配送中心进行货物分拣,将原有物流配送分拣这一流程转变为电商分拣、物流配送,这在增加效率的同时也快速区分了配送区域和配送方式。新的模式添加了数据服务中心和监控中心,数据服务中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建设,保障了信息的流动和畅通,监控中心独立于整个物流运输之外,通过自身专有的监控系统,不仅监控运输车辆和配送人员情况,也监控整个物流链中生鲜农品的保鲜保质情况。
4对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建议
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探讨还方兴未艾,配送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依旧阻碍电商的发展,我国的冷链技术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物流人才流失现象依旧存在。基于此,在创新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背景下,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模式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加强数据平台建设,保障配送信息畅通。新的物流配送模式中数据服务中心是新配送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着整个配送模式信息的畅通,也维持着整个平台的运转。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保障了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用户需求的导向,共同参与共同协作,保障参与者的利益最大化。通过数据平台建设,也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能够保障全程冷链监控和用户反馈的回收,从而促使生鲜农产品能够保质保鲜送至消费者手中,改进自身的缺点。
参考文献:
1. 李敏,陈琳,张霞 . 电商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溯源探究 [J]. 南方农业,2016,10(31)
2. 林茵 .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优化探讨 [J]. 电子商务,2016(5)
3. 高金霞 . 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分析 [J]. 知识经济,2016(9)
4. 梁海红 . 电商环境下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模式路径优化设计 [J]. 福建农业,2015(7)
5. 齐艳,王飞,贾晋 . 基于顾客时间满意度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J]. 物流技术,2014,33(13)
上一篇:食品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电商发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社会医疗保险对医药品市场的影响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