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背景下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31 09:56

  摘 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①这首诗吟的是中国人心中的理想生活,诵的是人民对这宽沃土地的热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色农产品更是土地的结晶,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就是结晶的衣服。如何穿上合适的衣服,是当前特色农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化;区域文化

强农背景下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发展

  1 当前的特色农产品面貌

  特色农产品,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文化内涵或者历史,也指只有某地才能产生的一种产品。这些产品代表着高质量、低要害的食用产品,被人们追捧。

  1.1 当前特色农产品面临的时代背景

  2018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文件,特别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品牌众多,但杂而不亮。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素质,弘扬中华农耕文化,增强市场号召力和竞争力。②国家已经意识到农产品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政策扶持和指导是农产品加快形象升级的有利条件,更应有如虎添翼之势。

  另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农产品的包装形象升级提供了便利渠道,同时也是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依托电商的发展大背景,很多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借由电商平台一举成为互联网的“宠儿”。农产品的包装形象是面向互联网的“初印象”,优化包装设计、建立产品品牌将成为产品走向市场、迎向互联网甚至是走出国门的必要手段。

  1.2 当前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1)品牌意识落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大物博的地理资源优势使得我们拥有众多特色农产品。这是我们的优势,消费者拥有众多产品可以选择。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便成了需要克服的劣势——同类产品众多,如何杀出重围成为代表性产品?众多特色产品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品质优势,却因为品牌意识不强,被其他产品借机抢占市场,对产品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包装意识落后。包装是一个产品的武器,能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对产品能够起到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传达产品信息、美化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等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在农产品的经营销售上还基本停留在小作坊的经营程度。对于包装的需求更是低级,仅仅要求达到基本作用,保护产品和便于运输。材质上选用纸箱或者塑料包装,装饰图案艳俗,毫无特点可言。

  (3)缺乏地域文化。耕地广阔、气候多样的地理优势使我们的产品拥有天然的生长优势,更为珍贵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土地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特色农产品更应该结合本土的地域文化,携带自己的文化符号走向市场。但是现在很多特色农产品不重视自己的地域文化,而是迎合流行包装元素。不管是产自陕北的农产品还是东北的农产品,或者是苏浙的产品,统统做成市场喜欢的样子。

  2 针对目前特色农产品包装的解决方案

  2.1 产品包装应体现地域特点

  特色农产品的生长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也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产品。每一块土地上都孕育了悠久奇异的土地文明,特色农产品作为土地上的结晶,更要在包装设计上体现自己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产品无形又重要的财富,特色农产品在再现或挖掘自身的文化基因后,用生动新奇的视觉符号展现在产品包装上,既美化了包装,也避免了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产品的包装设计提炼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展现在外在包装上,既提升了产品自身的附加值,又给消费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2.2 塑造特色产品品牌文化

  品牌是一个产品树立自身辨识度、增强产品优势的重要手段。早在中国古代商业行为中,品牌竞争就已经出现。建立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品牌,不仅便于消费者识别产品,更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将产品品质、理念与品牌紧密结合起来,传递产品信息,保护自己特有的品质,提升产品档次,有利于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将品牌进行商业注册可以对品牌提供法律保护,维护自己的品牌优势不被侵占。这也是保护产品品牌的必要手段。

  建设品牌力量,是产品走向市场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品牌建设中,实现标准字、标准色彩、固有logo的使用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如若一个产品意识不到这一点,随心所欲地更改包装色彩、字体,甚至没有自己的独特标志,那在品牌建设中必将走弯路。

  3 关于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思考

  特色农产品要真正做到“特色”,在品质出众的同时,外在包装形象也要具有辨识度,且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形象。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具有自己独有的包装设计,有利于特色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品质被市场认可,包装形象能被消费者辨认,才能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抢占市场,获得商业利润。

  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首先需要从意识层面作出改变。生产者要重视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的作用,设计师要关注包装设计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设计缺陷,工厂也应担负起改良工艺、更新设备的工作。包装设计能够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展现区域文化,继而带来商业效益。实现商业效益也有利于包装设计大环境的建设,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完全实现先进的农业模式,使农产品实现品牌化,使包装设计成为特色农产品的新名片,真正实现品牌强农的崭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陈小林.包装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5.

  [2] 王鹏飞,梁丽华,王丽莎.农产品包装现状的分析讨论[J].福建农业,2015(18).

  [3] 张锦华.设计理论与绿色包装设计[J].绿色包装,2017(8).

  作者简介:刘同同(1994—),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全日制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上一篇:“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南跨境电商发展研究 下一篇:跨境电商时代新型外贸人才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