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7 09:30
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保护农村生产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深受农民的欢迎,就农民在参与新农合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与意愿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农合;实施;公民;参与
关于医疗的论文期刊还有中国医疗器械期刊投稿,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0引言
中国的农民数量庞大,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保护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2年10月,各级政府开始积极引导农民“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按照居民自愿、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补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实行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相结合的方式,2003年新农合逐步实施以来,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1新农合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新农合的实施和发展涉及到参合农民、医疗单位、卫生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受益面狭窄
随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运行以来,以“大病统筹”为主,存在“受益面狭窄”现象。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乡镇卫生院,所有药品须在国家、省药品目录范围内,门诊报销必须是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无法医治,须到市二级医院治疗,门诊费用全部自付,“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参保人员受益面窄,影响了参保人员参保信心。
1.2重复参保
医疗保险有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两类,定点医院投入两套计算机管理系统,增加了网络建设费用,最主要的是,计算机系统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为数不少的职工医保人员重复参加新农合医疗。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显示,人社部门共查出有7万人冒领社保补贴,在被冒领的社保补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重复参保所致。
2影响农民参与新农合的因素探究
2.1宣传引导因素
现有的宣传大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没有树立起农民的参与意愿和风险意识,也没有对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一些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农合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以为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参加。
2.2技术设计因素
各地在实施新农合过程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有些地方连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了解也是模糊不清,对交费数额、交费时间、报销起付线数额、封顶线数额、报销比例、报销项目、不予报销的项目、报销所需证据的种类、转院制度、维权程序的规定,没有统一规定。
2.3农民需求因素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小病仍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帐户来支出。这种方式对农民的影响直接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就小病而言,当农民经常不生病时,觉得个人出资的那部分浪费掉了,逐渐丧失参加合作医疗的动力。二是从大病来说,由于农村内部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贫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三是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或乡镇就医报销。农村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带来实惠,降低了他们参与热情。
3提高农民参与新农合意愿的主要路径
3.1 加大宣传,逐步调整收费标准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电视、电台媒介,加大对于新农合制度、政策的宣传,乡镇医院做好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及疾病预防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新农合,认识到参加新农合的好处。另一方面,赋予农民知情权、管理权与监督权,让政策透明化,逐步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
在缴费上,避免在新农合缴款上统一标准“一刀切”,在提高个人缴款金额的前提下应允许从各村、各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实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缴款制度。
3.2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加大政府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提高各级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等措施,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的问题,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给予适当补助。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3.3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环境,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费用的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药品供销体系和监督体系,规范药品供销渠道,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从而达到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医药价格规范。
4结语
新农合制度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注重农民利益,发挥农民参与热情,重视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大宣传降低农民负担,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就一定能建设成切实解决农民医疗问题的制度,造福农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1]刘志强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的因素调查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0):5-6.
[2]丁少群,林义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上一篇:用“感知流畅性”看农村电商购物平台 下一篇:政府扶持农产品电商发展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