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7 09:20
摘要:2017“中央一号文件”第十四条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由此,农村电商的发展迎来了政策机遇,银行、超市、报业等各大行业相继推出农村电商购物平台。而农村金融行业以其“人多、钱多、资源多”的累积优势,有着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实力与前景,所以本次以农村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为例。
关键词:农村;电商;平台
关于农村电商的论文范文还有农村电商模式下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调查及启示,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新兴农村电商购物平台的推出,不但可以帮助农户和农村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巩固了农村银行的优质客户群,提升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都非常重大。但在推广中,也产生了一些小问题,亟待平台推出者去重视或解决。
截至目前,农村电商购物平台,除了改变了农村客户的购物环境以外,还改变了客户的购物理念、支付方式、购买方式等诸多习惯,农村客户一下子要适应的太多太多,那么在客户眼里,新兴的农村电商购物平台就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消费者而言,“改进”要比“全新”听起来舒服、安心得多,这种“全新”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感知的流畅性”,遂及产生了厌烦或者抗拒的情绪。
那么什么是“感知流畅性”呢?
当我们用“感觉是对的”来描述那些很快出现、不经推敲,却足以产生影响的思考、看法、偏好的过程时,就说明对这一决定的处理是流畅的。这一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感知流畅性”,它并不取决于填补了什么空白,而深受填补空白过程本身的速度和难易程度。
通常情况下,读完这一段“感知流畅性”定义,你就会开始有点厌烦了,因为人脑很懒惰,不愿耗费精力去理解高度复杂的信息,他们或者我们,更习惯于进行“快思考”。正如要接受全新电商购物平台的农村客户来说,人脑情愿重复做同样的事,已经习惯性的在淘宝、美团、京东等平台上购物,他们并不愿意直接进驻其他购物平台,而事实上,真正的痛点还不仅于此。
农村电商要想脱颖而出,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是关键。大家反映农村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价格缺乏优惠力度,对主流的购物平台没有竞争优势,根本原因是处于供应链底端,最能释放价格空间的生产者,多为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在商城上注册的商户多为代理商,极大的分摊了利润空间。
不局限客户的支付方式,继续延续客户的支付习惯。
农村电商平台的支付方式较为局限,银行想利用自己的支付方式增加银行自身的资金沉淀,这是没有错的。但是,商户现在最大的痛点是:商品链接发出去了,也有人想购买,但是苦于注册农村电商平台麻烦,就放弃了购买的欲望。迄今为止,客户的购物习惯是什么?是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比价,并购买最物美或价廉的产品。因此看出,他们最不愿意改变的是他们的支付方式,因为这涉及到安全性、隐私性。如果平台连客户都没有,何来资金沉淀,何来商户进驻呢?更何况农村银行多是省级单位,你如何营销省外的客户群体?省内不能全部营销,省外全部营销不到,是现在农村电商平台最尴尬的处境!
以线下带动线上,逐步提升客户的购买理念。
消费者想要的,从来不是最好的,而是最简单的。营销和广告人员往往处于“慢思考”模式。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心打磨并强调新产品或服务的种种优点。但是,如果消费者没有注意,构思精巧的传播可能适得其反。消费者更偏爱已有的刺激而非新刺激,所以留住顾客的重点,并非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或者在理性或感性上保持最大限度的匹配,而是在于不要让顾客被迫做出另一选择。
本次以紧抓扶贫方针,举办营销活动,培养客户线下到线上的购买方式为例。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响应扶贫方针。农村的银行完全可以紧抓扶贫方针,联系政府,结合本镇的区域特色,如渔业、草莓、苹果等,做农产品展销会专场,用赶大集的方式,将买卖双方(包括企业、个人)聚集在一起,增加产品的成交率。以前是银行到广场、社区找客户,通过这种方式,让价值客户闻讯赶来,直接来找银行,并对这些价值客户进行记录和维护。同时,在每次的活动宣传中,渗入银行电商购物平台的元素,制造品牌效应,待时机成熟,适时推出电商平台产品,将有价值的买卖双方拉到电商购物平台,然后减少在实地赶大集的活动,增加电商购物平台专项营销的活动数量和优惠力度,将线下的购买方式改为线上的购买方式。
在商机依旧的电商市场上,农村金融行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及时找准方向,发掘自身累积优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迎接市场更为严峻的考验。而深入发掘客户的“感知流畅性”又是创新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引导客户的消费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客户的黏性,最终实现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