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10 09:08
摘要: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存在发展要素薄弱、传统观念制约等突出问题。搞活农村商品市场流通,建立有效的、全面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推动农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文章简要阐述了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入网种类;二次加工
写农村电子商务的论文还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1]由此可见,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模式以及新的载体。对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原因
1.1农村农产品入网种类少、规模小
由于传统的农业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大都实行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缺乏大规模种植和网上销售的思想和经验。主要是我国土地资源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仅仅0.1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山地面积巨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多成梯田分布,地块破碎细化,不能大规模机械种植。由此导致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影响力弱。最终导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触网种类少,规模小、品牌化程度低,发展受到阻碍。
1.2农产品电商平台水平低,企业盈利少
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2]。主要的普遍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B2C思想,农产品电商平台和普通的B2C平台存在巨大差异,不能通过导流量吸引顾客上线购买的方式,顾客会对农产品电商平台会提出极高的安全需求和质量需求。二是电商平台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急功近利,一哄而上,客户定位不够精准、清晰,对客户黏性不强。
2解决农村电子商务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2.1坚持总体规划、地方细分的思想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已经将农民、企业、政府三者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必须要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稳定有序的推进产业发展。也必须从生产、收购、物流、质量合格检验,销售等全方面入手,做到各方面监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问题。
2.2线上线下优化
农产品电商平台不能仅靠线上推广,因为农产品不是工业品,没有精确的生产周期,不能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互动。线下充分发展基础规模,加强农产品集货、运输、仓储、配送等能力建设,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和无缝对接。线上大力推广,扩大平台自身品牌化、与目标用户建立稳定长期合同、集聚人气和客户信息。
2.3农产品二次加工发展
农产品加工是农村电商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打响品牌化、面向全国市场的关键步骤。作为在农业方面的供给侧改革之一,对农业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制作,使农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是推进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考验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在其中发挥关键的总体规划和地方细分作用,包括集资环节,建厂环节,收购原料环节,产品加工环节,物流环节,电商平台选择与发布环节,品牌化环节,质量检验环节等。
3小结
农村电子商务是有利于实现农村产业一体化,农村电子商务一定限度的打破了空间和信息的阻碍,能够让农民生产者避免盲目生产和减少种植风险,能够让企业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和更快的联系产品的需求者。而就农产品自身而言,其扩展了流通的空间半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品“烂地现象”的发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阴剑锋.一号文件正中农业发展“靶心”[J].中国农资,2012(5):4.
[2]万青.3000农产品电商无一盈利真相[J].大众投资指南,2014(2).
[3]汪怡,刘晓云,何军.安徽省涉农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90-292.
上一篇:浅谈“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下一篇:探讨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