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24 09:34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成为了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现有问题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范文还有移动电子商务给零售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中“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明确提出了“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可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意义和现状出发,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互联网深度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也搭上信息化发展快车,农业与互联网进行了深度融合,建立起以互联网为依托、农产品为纽带,把农产品的产、供、销和资金与物流等各要素融为一体的新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因而,现代化的农业从业者要适应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但要懂农业、懂生产,还要懂市场、懂电商,更重要的是要习惯使用互联网思维,从而通过信息手段及时获取、处理各种信息。
1.2 农村电商发展急需大量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据统计,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 万亿元,同比增长30.4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 亿元,同比增长33.8 %。农村电商的高速增长造成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村电商发展的阻碍作用也越加明显。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电商人才,另一方面要主动培养自己本地区的农村电商人才。但是引进外来的电商人才,不管是让城市里的电商人才走进农村还是让其他地区的农村电商人才转移过来,在现有的农村发展状况下是很困难的。因此,实施本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才是当务之急,进而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1.3 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创业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农村也有很多的农业从业者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及网络通讯工具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特色,发展农村电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目前,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改变传统观念走上电商道路,成为从事农产品网店及农特微商的新农民。专业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能够正确引导有志于农村电商的青年新农民就地创业。
2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截至2018年12 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4 %。农村网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仍然滞后,既懂得农产品生产,又懂得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十分缺乏,进而制约着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如高职教育改革、农村人才回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机构财政支持等,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农村电商人才引进难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政策,但引入的人才极少,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效果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慢,不管是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还是薪酬待遇、未来发展都难以达到高端电商人才的要求,农村电商市场对其吸引力不够。
2.2 农村电商人难坚守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性很强,大部分农村青年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农村现有人员以无法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专业人才的留守老人或者儿童等群体为主。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从业者的长久坚持和潜心钻研,但是对于现有农村电商从业者来说,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就可能选择了外出务工或者改换工作。
2.3 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与农村电商需求脱节
每年我国有大量电子商务专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但是同时也有大量农村电商企业招不到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缺少农业农村相关知识。
2.4 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机制不规范
现在很多乡镇都开展了电商技能培训班,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一是现阶段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内容过于简单。培训内容多集中在开店阶段,对于更重要的电商运营和推广部分却极少涉及,缺乏系统培训。二是农村电商培训执行不到位。很多地区开展电商培训只是面子工程,一些来学习的农民并不是真心要进入农村电商行业,培训机构也对培训过程草草了事。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农村电商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1 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
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要必须发挥作用起到管理职责。一方面从政策上加强引进人才,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将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吸引到农村电商企业中就职,同时激励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从事农村电商事业或就地创业。另一方面从措施上加强培训落实到位,对各类电商培训机构进行认证和监察,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3.2 创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各大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来源。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来培养从事电商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还需要对农村情况较为熟悉,高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实践中应该融入与农村电商相关的模块内容,同时与农村电商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训机构在进行农村电商培训时,要明确培训对象,挑选那些对电子商务有浓厚兴趣,并且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的人进行重点培养。
3.3 注重职场观念的培养
当前,在农村参加电商人才培训的人以返乡大学生、农民工、经济困难未就业青年为主,他们通常没有电商企业的工作经验,从而缺乏相应的职业思维和职业习惯。因此要培养他们的职场观念,既要了解自身的职责,同时又要提高在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意识。要区分农村电商人才的不同职业,从而保障农村电商发展的正规化、有序化。
4 小结
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合作,通过多种措施的落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
[2]2018年中国农村现状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及农村电商网店数分析[EB/OL].(2018-10-11).
[3]2019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EB/OL].
[4]单晓光,刘胜达,梁妍,等.“互联网+新农村”环境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139.
[5]焦梦芹.基于政府视角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商论,2019(12):248-250.
上一篇:“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思考 下一篇:浅谈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