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思考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24 09:31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机械向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前进​‍‌‍​‍‌‍‌‍​‍​‍‌‍​‍‌‍​‍​‍‌‍​‍‌​‍​‍​‍‌‍​‍​‍​‍‌‍‌‍‌‍‌‍​‍‌‍​‍​​‍​‍​‍​‍​‍​‍​‍‌‍​‍‌‍​‍‌‍‌‍‌‍​。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包含着新能源技术、农业机器人、智能电子设备和GPS导航的智慧农业体系与“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也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解决一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思考

  关于互联网农业的论文范文还有“互联网+”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融合模式、运行机,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近几年来,我国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农业设备机械化智能化的程度稳步提高,农机智能化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浪潮在我国农村悄然展开。农业生产离不开资源支撑,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我国的人口基数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资源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人均资源严重短缺[1]。但从我国的农业发展上看,我国农村的能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中迫在眉睫的任务。

  1 “互联网+现代农业”概述

  “互联网+”是我国目前阶段的一个持续火热的概念,其含义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互联网技术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跨行业融合,从而通过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实践,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双赢。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实现的不仅仅是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随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深入结合,“互联网+”模式的理念也会对传统行业产生深入影响,从而改变传统行业的结构,为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目标,进而促进传统行业对自身内部的调整和更新,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使传统行业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传统行业在新时期的竞争力。

  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现在就能很好地理解“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农业相结合的产物,这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农业技术的升级和进步,也创新了农业的商业化模式,给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升级和进步。“互联网+现代农业”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中的生产要素实现了合理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互联网+现代农业”带来的农业技术设备的变革,更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形成了系统化、信息化、数据化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粗放、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2]。因此,“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引入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农业模式的改进,而是引导传统的农业模式实现了一次重大的变革。“互联网+现代农业”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它对互联网和农业生产实现了基因重组,从创新的角度实现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农业产品生产、销售智能化的时代也会逐渐来临,并最终实现人工智能化的农业发展时代,形成真正的有机高效的农业商业化模式。

  2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

  2.1 实现互联网数据与农业基础资源数据的融合

  “互联网+现代农业”中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运用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市场、资源中去,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农业基础资源数据实现综合的分析与统筹。例如,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整个地区的农业数据收集和整合在一起,然后创建农业养殖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的科学、综合分析后,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养殖提供指导,帮助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实现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并及时根据信息数据,结合当地的天气变化和各类农林灾害情况,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3]。同时,互联网的应用还能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和分析农产品市场的走向,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和调节农产品生产规模。最后,“互联网+现代农业”能开发和创新农产品经销模式,实现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形成智能农业生产模式

  我国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农业生产装备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这时引入“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农机生产设备就显得很有必要。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的引入,能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在智慧农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农业新能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智能化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电液控制技术等趋于成熟,不同程度应用于动力输送、耕整地机、种植施肥、植物保护、农田排灌、田间作业、作物收获、农产品加工机等农业机械领域,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4]。这些智能化的农机设备推进了我国的智慧农业进程,不但有效的实现了农业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应用,而且极大的减少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在确保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实现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智能化农机同传统农机相比还具备功能多样、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在农业生产中随时监测环境和天气状况,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节自身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要求,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智能化的农机还具备故障自我诊断功能,可以极大地减少偏远地区的农民的农机维护和保养成本,降低智能农机使用人员的要求,有利于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广泛推广。

  3 小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我国农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的广大农村就要积极实施和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程奎文.“互联网+农业”助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6):92-94.

  [2]陈彪,苏小波.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2):10-11.

  [3]徐嘉泓,朱琳,彭恋思,等.“互联网+”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与趋势[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6):913-916.

  [4]张占慧.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对达拉特旗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4):58-60.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纺织业的影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