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9 09:41
摘要:2000年后,农业与城市的关系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规划视角和实践领域。在美国的规划体系中,城市农业已经获得了合法地位并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公共空间政策,以解决环境健康、社区发展、食品安全、土地管理等问题。其中,明尼阿波利斯市通过将城市农业用地加入区划代码,制定各类规划和管理条例落实城市农业的发展目标,构建土地、智力和金融支持系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市农业规划策略。这也为我国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引导,可在控规层面确立城市农业的合法地位,挖掘农业活动可用的城市消极空间,整合农业技术与城市生态卫生技术,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来实现城市农业的公共政策职能。
关键词:城市农业;城乡规划;食物系统;策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
写农业发展的论文还有“互联网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1背景
2000年后,这一状况开始改变,农业、食物与城市的关系开始得到国内外规划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的规划视角和城市功能,城市农业在美国规划体系内日益获得了合法地位,并与环境健康、社区发展、食品安全、土地管理等城市综合问题整合在一起,从一种“草根运动”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政策。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以下简称“明市")是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合作社所在地,曾在全美城市可持续性排名的“本地食物和农业”单项排名中名列第一,本地食物生产是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10年,明市地区出现了规模可观的社区农园运动,超过200个社区农园加入到这一运动中。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农业活动则多处于灰色地带,尽管有学者将其视为社区复兴的希望,部分市民却因担忧蚊虫滋扰而频频向城市管理部门举报。因此,如何为我国的城市农业活动摆脱灰色身份,使其成为对城市有益的公共空间利用方式,本文对明市城市农业规划策略的研究或将为此提供帮助。
2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农业发展历程
本文关注2000年后明市城市农业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对此前大多属于社会运动性质的内容不再赘述。
2005年,麦克奈特基金会(McKnight Foundation)发布了其研究成果《双子城(明市与圣保罗市)社区农园可持续发展规划》,指明了社区农园面临的挑战,呼吁成立社区农园协会。2007年,非营利机构农业和贸易政策协会与市政府合作,发起了明市迷你农夫市集项目(Mini Farmers Market Project),简化了市集的审批和执照发放过程,使得市集蔬菜消费增长了20%2]。该项目推动了大规模的参与式规划项目“家园种植计划"(HM:Homegrown Minneapolis)的实施,开启了该市城市农业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明市市长正式发起HM项目,并指出“支持居民耕种、售卖、分配、消费更新鲜的本地食物有助于地区的健康发展,城市可以在这一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项目的公众参与度非常高,来自市议会、学校、公园管理部门、本地商业机构、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其他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定期集会讨论规划的制定和落实。2009年,市议会通过了HM的最终报告,提出了制定城市农业政策规划、制定本地食物采购政策、创建社区农园试点等9项工作任务。其中,“在决定城市公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最佳用途时,在规划能够影响现存本地食物资源的开发项目时,应该赋予本地食物生产和分配以优先权”是HM该阶段工作的最重要成果,这条建议直接推动了“社区和经济发展部”(Department of Comm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以下简称“社发部”)开始制定《城市农业政策规划》,以消除区划和土地利用中城市农业的发展障碍,为不同种类的城市农业活动确定合适的地点,并提供支持性的管理条例和导则。
3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农业策略体系
在明市的城市农业策略体系中,修订区划代码、保障城市农业的用地诉求是确立城市农业法定地位最重要的两项举措;各层次的规划和管理条例相互支撑,保障其用地需求落实于区划中;此外,土地、智力和金融三大支持系统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1 确立法定地位
3.1.1 修订区划代码
2010年后,美国各大城市纷纷修订区划法规,或者新增城市农业用地类型,或者放松了其他类型城市用地对农业活动的限制,允许在大多数分区地区开展农业活动,或在符合某些条件的前提下开展农业活动。同时,设定了详细的建设标准,既确保城市农业用地的合理位置和建设面积,也确保相邻土地的功能不受影响。2012年,明市议会通过区划代码修改,在己有的社区农园(生产的食物自用或捐赠)的基础上,新增了“市集农园”(生产的食物售卖或捐赠)和“城市农场”(生产的食物售卖或捐赠,面积较大)两类用地类型(表1);容许和鼓励在城市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建筑(如屋顶温室)上进行农业生产,将可食用作物纳入景观范畴,放松了对居住区内商业化农场生产的限制,有条件许可鱼菜共生、水产养殖和水培等复合养殖模式。
3.1.2 确保土地供给
面临各种商业开发压力,持续供给城市农业所需的土地和空间是一项有挑战的任务。通常情况下,盘活利用闲置的城市公有土地是较可行的方法。《城市农业政策规划》对明市土地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包括空地分布,人口密度,城市农业用地与交通、社区贫困情况、有色人种分布、肥胖、汽车拥有量的关系,为城市农业提供了规划和选址评估依据[3],2015年,社发部住房处盘查了城市公有空地并制定了租金标准和租赁条件,允许商业种植者租赁或购买这些土地。
3.2 各层次规划相互支撑
在明市推进城市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各项政策规划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和目标,其中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在区划中得以体现,远期的发展建议则被纳入总体规划中,公园休闲局的规划展示了如何在部门管辖范围内推动城市农业发展,各项管理条例则落实了建设和管理细则。
《城市农业政策规划》及区划的相关内容前文已提及,本节不再赘述。
4我国城市农业规划策略体系
结合明市的城市农业发展经验,我国规划体系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立城市农业的合法地位;挖掘非常规消极空间保障用地供给,为城市农业提供空间支持;整合生态卫生系统控制负面影响,为城市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实现公共政策职能,为城市农业提供制度支持。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将城市农业提升到城市公共政策的层面,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笔者尝试探讨目前可行的城市农业规划策略,以期在规划部门中率先响应城市农业的发展诉求,在城市空间这一最为直观和可视化的领域支持城市农业的合法化。或许,这就是对城市农业最好的“辩护"。
参考文献
[1] 董正华, 袁卫东. 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城市农业[J]. 战略与管理, 1999(2): 55-61.
[2] HODGSON K, CAMPBELL M C, BAILKEY M. Urban agriculture: growing healthy,sustainable places[M]. Chicago: APA Planners Press, 2011.
[3] City of Minneapolis. Urban agriculture policy plan: a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plan for ahealthy, sustainable local food system[R/OL]. [2019-04-05].
[4]City of Minneapolis.An ordinance of the city of Minneapolis[R/OL].[2019-04-05]
[5]Minneapolis Park&Recreation Board.Urban agriculture activity plan[R/OL].[2019-04-05].
上一篇:斯威斯卓预判性技术伦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政策分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