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地区大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2-02 09:26

  摘要:该文介绍了江苏省大丰地区大蒜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大蒜产业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蒜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大丰地区

  关于关于大蒜的论文范文还有金乡县大蒜加工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盐城市大丰区位于江苏沿海地区,其东部乡镇耕地土质以沙壤土为主,气候条件适宜大蒜生长。早在1963年大丰地区就引进二水早、冬冬青等大蒜品种进行零星种植,1985年至上世纪末大蒜种植面积急剧扩大,目前大丰地区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7万hm'左右。大丰地区大蒜种植主要以青蒜为主,早熟品种有一水早、二水早等,中熟品种有三月黄等,晚熟品种有冬冬青等,中、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70%以上。近年来大丰地区发展早青蒜一二茬大蒜一玉米、冬棚青蒜一甜瓜青玉米等种植模式,早青蒜种植面积达4667hm',冬棚青蒜种植面积333.33hm,年青蒜产量65万1、蒜墓产量4.8万1,年产值达15.5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大丰地区大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1大丰地区发展大蒜产业的优势

  1.1品质优势强

  大蒜主要产品为青蒜(蒜苗)和蒜墓,大丰地区栽培的大蒜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青蒜株型紧凑,叶片厚实,叶色浓绿,假茎长30-50cm,假茎粗1.0-1.3cm,质地细嫩,辛香味浓;蒜墓修长圆润,墓长50cm以上(绿白部分长达40cm以上),墓祖0.6cm左右,质地脆嫩,清香爽口,辛辣回甘。

  1.2种植模式完善

  目前大丰地区的大蒜种植已实现模式化,青蒜一玉米、青蒜-莴萱一玉米、青蒜-甘蓝-玉米、青蒜-贝母、青蒜一玉米-冬瓜、设施青蒜一甜瓜、玉米-二茬青蒜等多种栽培模式已趋完善,复种指数逐年提高。与单一品种种植模式相比,复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1.3栽培技术成熟

  目前大丰地区的大蒜栽培技术已成熟,普遍使用机械化选种和低温处理技术。机械化选种保障了大蒜苗齐苗壮;播种前蒜种进行预冷处理以打破种子休眼,实现了提前播种、提前上市。大丰地区使用低温处理技术年处理蒜种1.5万1,实现了青蒜一年两茬裁培。通常大丰地区的早青蒜于10月上中旬收获,比常规种植提前1个月上市;冬棚青蒜于12月底~翌年1月底上市,品质好,商品性佳;反季节青蒜于4月中旬上市,可填补市场空白,经济效益较高。

  1.4产业化程度高

  据调查,大丰地区的农民经纪队伍较大,从事大蒜产业的农民经纪人达242人,占全区农民经纪人的76.34%,主要集中在大中、丰华、新丰、南阳等大蒜特色镇;还有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常年招工,组织外地农民参加播种、收获、捆扎、清洗等工作;还设有购销行,主要进行大蒜的收购或代购,将大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大丰建有预冷库21座,每年可储存蒜墓1.8万1,较好地解决了蒜墓集中上市、集中销售的问题,稳定了大蒜的市场价,极大地提高了蒜农的种植积极性。

  2存在的问题

  2.1品种混杂

  长期以来大丰地区蒜农自由引种、自由种植,二水早、三月黄、冬冬青等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没有专门从事品种提纯复壮工作的技术人员及机构,致使田间多个品种共存,植株长势不匀、生育进程不一致。

  2.2基础设施薄弱

  8月份天气干旱,早青蒜出苗较难。而大丰地区大蒜种植区常年以早作为主,种植地水系配套差、地下盐分积累高、抗早能力弱,导致年度间出苗乃至上市时间波动较大,蒜农收益不稳。

  2.3市场风险加大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大力发展蔬菜经济,导致全国蔬菜产品供大于求,年度间价格波动较大,收益不稳。南阳、新丰、万盈等乡镇单一连片种植大蒜面积较大,价格低迷时,蒜农全年收益大幅度降低。

  2.4生产成本上升快

  大蒜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大蒜播种、收获需14-16个工时,目前每hT.价已从8元上涨至12元,每667m2工资成本为1700-1900元,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工成本加上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每667m2大蒜总成本达3100-3300元,每kg青蒜成本计1.2元左右,即每kg青蒜收购价要高于1.2元蒜农才有种植效益。

  3大丰地区发展大蒜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品种培育,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1)加强品种培育。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大蒜品种的提纯复壮,同时积极引进适宜在当地栽培的大蒜新品种,避免品种单一化,建立大蒜繁种基地,为全区提供优质蒜种。(2)完善农业保险。采取蒜农交、政府补的方式,建立大蒜产业风险基金,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保护和促进大丰区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

  3.2加强生产能力建设

  (1)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青蒜收获机械化设备;加强大蒜生产农机农艺的融合,促进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特别是播种和收获环节应全面机械化,缓解劳动力缺乏的现状。(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蒜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系,改善水电配套系统,提高夏季抗早、雨季排涝能力,实施“旱改水”和地块条田化。(3)加强土壤肥力建设。推广土壤改良、排水洗盐、增施有机肥等技术,鼓励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大蒜品质。

  3.3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蒜农利益

  (1)降低生产成本。净菜收购价高,净菜上市可有效避开大蒜机械化播种造成的产品缺陷,减轻播种、收获时的用工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2)品牌化销售。充分发挥裕华大蒜。

上一篇:“互联网 + 农业”模式下的精准扶贫的策略 下一篇:日光温室黄瓜嫁接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