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种业发展调研报告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26 09:36

  摘要: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掌握西安市种业发展状况,加快推进西安市现代种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种业专项调研,针对西安市种业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西安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也是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在省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西安市种业有了长足发展,对省内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市种业发展调研报告

  1 西安市种业发展现状

  1.1 种子管理机构建设情况 全市现有市、县(区)两级种子管理机构10个,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个,在职管理人员176人,其中技术岗位82人、管理岗位17人、工勤岗位58人。持有执法证的76人,具有种子检验资质的38人。

  1.2 种子市场经营情况 全市现有种子从业人员2000多人,持证种子企业37家(持陕西省农业厅颁发的B证企业6家,持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31家),占全省持证企业的37.8%;种子经营门店778个;全市现有集种子、农药、化肥、农膜为一体的交易市场2个。

  2 西安种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农作物科研育种成果丰硕 据统计,2000年至今,全市引进、育成、推广各类作物品种110多个。育成玉米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650万hm2左右,户单1号、户单4号等玉米品种在全国年推广面积达80万hm2以上。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先后选育玉米品种25个,全国累计推广面积620hm2左右,秦龙14玉米品种全国累计推广140万hm2左右,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育成小麦品种26个,阎良新品种试验站选育的小麦品种阎麦8911,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66万hm2左右,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杨凌农业博览会后稷奖,新选育的阎麦9710及阎麦2037推广面积逐年增大。西安鑫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选育的秦鑫106-5小麦品种正在加速推广。育成番茄及樱桃番茄品种32个,其中早丰、早魁、宝冠、毛粉系列、金鹏系列番茄品种成为省内乃至全国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金鹏系列番茄品种,在2010年前,高峰期在全国的年推广面积53万~60万hm2,占粉红保护地的50%~70%,2014年以来,每年推广面积7000hm2,占国内市场的5%,先后获西安市临潼区科学技术奖4项奖项。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选育了花椰菜品种雪冠65,番茄、甜瓜及西瓜等10多个新品种,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农业及科技奖励。此外,石榴、猕猴桃等也选育出了一批优良品种,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助推作用。

  2.2 良种供应能力稳步提高 目前,西安市已初步形成了小麦、瓜菜良种基地近3333hm2,年产良种5000万kg。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和瓜菜种子实现了精选加工、商品化包装和标牌销售,农作物种子年用种量在4000万kg以上。

  3 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种植面积日益减少 粮食种植成本增大、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上城镇化建设用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小。西安市小麦种植面积从2010年前后的20万hm2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15万hm2左右,玉米种植面积从2010年前后的19万hm2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12.5万hm2左右。粮食种植面积的日益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面积减少用种量也相应减少,种子企业效益下滑,挫伤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2 新品种审定数量多,单个品种推广面积小 近年来,由于拓宽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渠道,新品种审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加,导致品种创新能力差,有突破性的品种少,一些品种推广速度慢、面积小[1]。有的品种刚通过审定,还未上量生产进行推广,就已退出市场。

  4 加快种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4.1 完善惠农政策,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引导力 惠农政策是促进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目前,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大对粮食区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进一步完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探索实施植保补贴和粮食生产各类保险政策,奖励在粮食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全社会重粮抓粮的浓厚氛围。

  4.2 严把品种审定关,让好品种脱颖而出 各级作物品种审定部门在品种审定过程中,要严控审定农作物品种数量和质量,要加强品种试验管理,严格执行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程序和标准,提高审定品种的质量,让优良品种能够脱颖而出,服务社会生产。

  参考文献

  [1] 赵劲霖,贺东刚,李泽锋.国家普通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中国种业,2018(4):39-40

  [2] 周赛群.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发展对策.种子,2010(7):103-106

上一篇:充分利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平台促进小麦生产再 下一篇: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