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1-18 09:40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社区的 76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干预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护理,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介绍、定期测量血压、功能锻炼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制订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脑卒中偏瘫有关的医疗费用。 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 或 P<0.05),与脑卒中偏瘫有关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农村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能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农村;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医疗费用

  脑卒中指急性起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农村脑卒中发病率正逐渐上升[4], 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沉重的经济负担[5-6]。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规范的康复,生活不能自理,进一步加重了经济负担。 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提高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1 一般资料

  2014 年 9 月至 12 月选择某社区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 76 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7],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②病程≤2 年;③年龄≤80 岁; 家属能够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②认知功能障碍;③路途太远无法随访者。 干预组在干预过程中 1 例因心肌梗死死亡,3 例因病住老年护理院;对照组 2 例因复发脑梗死死亡,1 例住敬老院,1 例因病住老年护理院。干预组和对照组最终分别完成患者 38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护理,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介绍、定期测量血压、功能锻炼等。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康复护理。

  2.1 建立患者信息档案

  研究者入户协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社会文化背景;确定主要照顾者及其相关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及存在、潜在的护理问题评估。 同一患者的所有资料均由同一研究者收集。 每份调查表均经过检查和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再次进行调查,以获得正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

  2.2 实施康复护理干预

  干预小组由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 9 名组成,小组人员均从事社区护理工作,通过康复诊疗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 干预时间为 2014 年 9 月至 12 月患者入组后 1 周开始。 参照“家庭康复护理方案”,以Orem 自理模式为指导,根据不同的护理系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①研究组人员对患者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②针对家庭环境进行改造,脑卒中偏瘫患者危险因素控制进行指导;③对照顾者进行相关疾病护理知识进行集中授课、现场示教康复方法。 副主任护师负责质量监督,干预时间为第 1 个月每周上门两次:第 2 个月,每周1 次;第 3~12 个月,每 2 周 1 次;如有特殊问题,患者和家属可随时联系护士,给予及时解决。 1 名研究者负责试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讨论

  3.1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

  干预 3 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11] 一致。 分析可能原因为,本组患者病程为(14.17±6.51)个月,处于恢复期。 本研究农村家庭康复护理方案是以 Orem 自理模式为指导,可以动态评估患者在不同病情状态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并根据患者生活处理能力及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分别给予了完全补偿护理、部分补偿及提供支持教育使患者问题能够及时解决[12]。Orem 自理模式适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 应用Orem 自理模式制订脑卒中偏瘫患者个性化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案,要求患者通过学习来提高自理能力,能充分发挥患者潜能,患者从学习中提高自我照顾的能力,降低脑卒中患者的依赖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有研究显示,社区家庭康复的模式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社区护士为主体在社区或入户实施干预,患者运动 功 能 部 分 恢 复,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显 著 增强[13-14]。 同时由经过培训考核的社区护士进行入户康复护理干预,充分发挥家庭护理和社区康复的作用,发挥了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5]。

  3.2 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减轻了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济负担

  表 3 显示,干预组医疗费用比对照组降低(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16-17] 一致。 表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和医疗费用降低是家庭康复护理有成效的标志之一。 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10 185.18±8 277.50)元,且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增加[16]。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治疗费用高、难治愈的疾病,且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有限及患者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患者大部分都是农村养老保险每月退休金 700 ~ 800 元)与交通不方便,无法在医院得到系统而规范的康复。 社区护士进入家庭进行康复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日常生活活动,保持良好心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18],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医疗费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目前由于在农村地区,社区护理还不够完善,家庭仍是患者最基本的康复治疗单位,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康复与家庭密不可分,通过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指导患者及家属的家庭康复护理工作,让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亲人的关怀下得到医院同等护理,不但激发患者康复愿望和动力,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19],同时也可预防复发,使患者长期受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长期照护已逐渐由家庭和个人事务转向一种需要由社会不同部门共同构成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20]。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将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工作中,有关院校应增加 “社区康复护理” 教育;同时社区护士应通过上级部门、本单位培训掌握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

  [2] FISHER M. Stroke and TIA:epidemiology,risk factors,andthe need for early intervention [ J ]. American Journal ofManaged Care,2008,14(12):204-211.

  [3] 易学锋,许燕君,徐浩锋,等.广东省 15 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类树分析[ 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5-8.

上一篇:农机具推广与蔬菜种植技术的探究 下一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历程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