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21 09:16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核心期刊与CSSCI数据库中关于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1 39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出发文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梳理,得出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在内容、对象、方法和背景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通过热点词突现分析,归纳出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不足,并从农村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测量、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变量等方面对未来研究的思路、方向与重点进行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社会资本;Citespace;可视化图谱;热点
写农村的论文还有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困境及出路思考,您可以免费浏览阅读。
1引言
社会资本是嵌构在个人或组织关系网络中,或者通过其关系网络可以直接获取或衍生出的显性或隐性的资源的总和 [1 ]。 作为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解释范式,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从宏观层面看,其在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2 ]、提升社会经济绩效 [3 ]、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4 ]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社会资本能够弥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等在社会发展中的不足,是社会稳步向前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从微观层面看,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至今已渐趋成熟,其在推进不同主体间的知识转移 [5 ]、促进公司内部产品创新及影响企业实际控制权 [6?7 ]、影响居民健康水平 [8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 [9?10 ]、增强居民融资能力 [11 ]等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实践证明,并被运用至多个领域,成为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CNKI中的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源,原因在于这些期刊中的文献质量较高,且集中了中国各研究领域比较前沿和核心的研究成果,能够保证数据权威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 [14 ],因此在搜索过程中利用布尔运算符列出(“农村”+“农业”+“农民”)*(“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关系网络”)这一表达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主题为检索条件进行专业检索。文献检索起止时间统一限定为1999—2018 年,期刊来源设为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文献分类目录选择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及经济与管理科学。基于此,共检索出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中2 161篇文献。由于本文所指的社会资本为社会联系,是如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等的社会组织的特征,而非与私人资本相对应的一种集团资本,是以在检索结果中剔除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策、股份资本和国家资本等。在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剔除简讯、书评、会议介绍和会议征稿等不相关内容,并剔除与研究主题不一致的有关文献后,最后筛选出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中共1 398篇文献。
3文献统计结果分析
以农村社会资本为主题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及其载文数量。1999—2018年,CNKI中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农村社会资本领域相关论文共1 398篇,载文量前10的期刊共发文319篇,占发文总数的22?8%。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是《农村经济》,共载文68篇,其次为《农业经济问题》和《中国农村观察》,其载文量分别为41和34篇。这些期刊都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在传播农业经济理论、支持农经学科建设、宣传农业政策以及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期刊类型来看,载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大部分为 CSSCI来源期刊,且影响因子较高,说明农村社会资本领域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具备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4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分析
4.1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提炼出来的能够反映文章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农村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图谱共现分析,可以概括出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如图3所示,1999—2018年农村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图谱中,有节点214个,连线515条,网络密度为0?022 6,说明不同关键词之间共现次数较多。从农村社会资本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看,关键词共现频率最高的是“社会资本”,共出现472次,其次为“社会网络”“人力资本”“农村”“农户”“失地农民”“生计资本”“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主要探讨农村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热点问题,其研究内容较为具体,因此“社会资本”共现频率最高是毋庸置疑的。社会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基础和载体,是社会资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社会网络”出现频次较高符合理论逻辑;而受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城市与农村地区分割现象较为严重 [19 ],同时由于地理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和信息不通畅等,农村地区普遍较为封闭,在地缘和血缘关系的影响下,社会资本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农民个人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农民以自身家庭为中心形成小范围的社会网络,并以此孕育个人社会资本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此外,基于当前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现状,有学者结合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考察农民再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拓宽了生计资本的范围,将社会资本视为生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问题 [20?2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地区一种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而社会资本作为合作社治理的有效机制之一 [23 ],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受到诸多学者关注。
4.2热点词突现分析
热点词突现是指关键术语出现频次在短期内突然增加,用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前沿动态。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热点词突现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从突现强度上看,“新农村建设”突现强度最大,为16?240 8,突现起始于2006年,2010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政府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制等方面的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为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提高使得粮食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同年,农村土地流转、汽车下乡以及新医改等政策的提出使得学者们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关注下降。农村居民之间的普遍信任、互惠以及由合作建立起来的社会参与网络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资本,其既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24?25 ]。因此,有学者提出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培养共同价值观念,形成农村社区互助合作文化,重建社会信任,以提升农村社会资本,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6?27 ]。
5研究评述与展望
5.1研究评述
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1999—2018年CNKI中核心期刊与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1 398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从期刊载文量来看,CSSCI来源期刊载文量较多,且多数期刊影响因子较高,说明有关农村社会资本的研究质量较高,研究领域发展较为成熟且已具备一定的深度。从发文作者与发文机构来看,从事农村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的学者较多,但学者发文集中程度较低,总体较为分散。虽然在农村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已形成了部分较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但是各团队之间的联系较弱,多数学者仍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学术联系,但是合作强度较低,尤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机构合作上尤为缺乏,且不同机构在农村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差异较大。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政府不断出台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相关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发展问题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社会资本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农村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农村社会资本发生变迁,基于血缘、地缘等关系的传统农村社会资本与基于民主法治、社会契约等关系的现代社会资本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社会资本在农村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农村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民生计策略、农民创业、农户融资行为和农村禀赋等成为当前学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
5.2研究展望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农村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心和主力军,集中力量发展农村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农村社会资本已成为有效缓解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节点。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学者们应基于农村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时代背景与国家政策,立足于不同研究主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和人口学等多学科融合视角,对农村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测量、影响因素以及结果变量等方面研究进行深化与完善。
(1)在农村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测量方面,受不同研究视角、范围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对农村社会资本概念这一基本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农村社会资本在测量上存在差异。从地域分布来看,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东部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发展状况,较少有学者针对中国西部农村地区进行考察,所得结论缺乏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农村社会资本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明确农村社会资本的概念,针对农村社会资本给出具体的、本土化的界定,立足于宏观社会,从城乡二元结构出发构建城市与农村不同维度、从地区差异出发构建东部与西部不同角度的社会资本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需要有学者对农村社会资本指标测量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形成较为完善、统一并具有广泛接受性的农村社会资本指标衡量体系。结合不同学科,综合农村社会资本研究的不同方法,系统全面地考察社会资本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政策。
(2)在农村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文献主要考察社会资本的指标衡量问题,部分学者考察了年龄、户口、宗教、政治面貌和教育年限等不同变量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影响。但是从整体来看,有关农村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以农村居民个人或者家庭等微观主体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较少从农村整体、农村文化和乡规民约等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因而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将研究范围拓宽至更为宏观的层次。
(3)在农村社会资本的结果变量方面,已有研究主要考察社会资本对乡村治理、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居民融资等具体问题的影响,且对这些结果变量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因而未来需要深入挖掘农村社会资本对其他农村发展问题的影响机制,将农村工业、农村教育、农村产业融合、农民休闲和农村环境等问题纳入农村社会资本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JANINE N, SUMANTRA G?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 242?266?
[2 ]严成樑?社会资本、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 [J ]?经济研究,2012,47(11): 48?60?
[3 ]KNACK S,KEEFER P?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112): 1251?1288?
[4 ]赵雪雁?社会资本测量研究综述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 127?133?
[5 ]INKPEN A,TSANG E?Social capital,networks,and knowledge transfe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 146?165?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