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概念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14 11:44

  摘要: 当前价值研究在“元价值理论”与“商品价值理论”、“价值链与价值网理论”之间存在一个学术研究的结构洞,即一般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割裂。产业视域从产业化过程的中观层面来审视价值关系的统一。产业视域下,价值是人工物客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主体需求之间动态的匹配关系,既受到主体的建构作用,也受到产业生态的生成作用,随人工物的产业化进程而不断被建构和生成,体现出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关系。建构与生成体现出人工物价值的过程性、系统性和生长性特征。最后,以飞机为案例分析人工物的价值生成与演变过程。

  关键词: 价值; 人工物; 产业视域; 产业化一、价值研究需引入产业视域

  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工物的研究中存在三大关系问题: 一是技术与社会作用关系的“过程黑箱”问题,二是结构 - 功能对应关系的“逻辑鸿沟”问题,三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两 张 皮”问 题〔1〕31 - 35 。这三大关系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深刻的价值问题。

  于是,这三大关系问题引发出作为关系范畴的价值问题研究。价值既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研究中所重点讨论的主题。哲学中的价值研究主要是围绕价值的本质与来源展开一般性反思和追问,并正在发生从传统的“元价值论”研究向以现实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规范价值论”研究转向〔2〕18 - 22 。多年来国内关于价值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西方近代形成的认识论思路,虽然我们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实际上对实践过程本身所表现出价值的具体性和复杂性都缺乏真正深入的研究〔3〕98 - 101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价值研究推向新的社会经济现实之中。所以,当前的价值研究并不是延续价值本质的争论,而是转向现实的实践关系之中,以现实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

  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理论是基于商品类人工物的市场交换而提出和展开的,围绕市场交换行为分析其背后的价值形成动因与机制,对实现交换的价值合理性等问题进行阐释和回答。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理论、生产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理论。它们直接以商品作为价值的研究对象,忽视了商品从生产中的产品到交换中的商品再到使用中的用品这样的具体过程。结果难以在劳动价值、市场价值、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以及道德与审美等精神层面的价值之间准确定位商品的价值含义。一直以来,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的研究是基于市场交换过程中商品之间的相对比率来寻找价值决定因素的,而市场交换只是商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其他环节被割裂开来,难以全面地展示出商品的价值内涵和形成机理,忽视了价值形成的系统性和过程性。商品价值研究转向复杂性视域才能解释价值形成的内在动因与发生机理。

  管理学中关于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的研究是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发现集中将企业的核心业务凸显出来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是企业创造和获取价值竞争优势的关键。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转变,也正是从强调占据价值链中的高生态位获取竞争优势到强调构建价值网络的整体协同能力获取价值的网络效应的转变。

  然而,管理学中关于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的研究并未对价值概念展开更多的深入性探讨。尽管价值链与价值网络概念的提出是以产业关联作为基础,但并未对产业关联与价值含义之间的深层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还没有真正聚焦到价值形成和价值概念的理论研究中来。

  可以看出,无论是哲学中的“元价值”研究视域还是经济学“商品价值”和管理学“价值链与价值网”研究视域都还存在不足。哲学中的价值研究聚焦于价值认识论层面的属性范畴与关系范畴之争,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没有得到实践中现实问题的有力支撑和说明。而经济学中的价值研究聚焦于市场交换中商品价值的确定,忽视了商品从设计生产到推广使用的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管理学中的价值研究侧重于企业价值战略层面,没有上升到价值形成理论研究。

  当前价值研究中在“元价值理论”与“商品价值理论”和“价值链与价值网理论”之间存在一个学术研究的结构洞,即一般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割裂。同时,在人工物社会化过程中在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学术研究的结构洞,即联结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中间通道。在现今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产业化已经成为人工物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产业化是人工物从技术领域逐步向社会领域扩展的过程。其中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社会主体对人工物的价值审视尺度发生了转变。技术力量退居次要地位,社会效用与意义成为主体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价值问题的研究,需要转向一个既能够将“元价值理论”与现实中市场价值问题相结合,又能够对价值形成与演变问题进行全过程和系统性研究的产业视域。

  二、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内涵

  产业视域是指从产业化过程的中观层面来审视人工物的价值。产业视域将人工物嵌入到整个产业化过程之中,将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多种因素关联在一起。产业视域把聚焦点从个体人工物转向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从基础性的产业关联来审视人工物所蕴含的关于自然、人、社会之间的相互统一关系。人工物的变化意味着各产业主体和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各种联结关系的变化反过来体现出人工物的价值生成过程。

  产业自身的系统性演化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尤其是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过程涉及创新系统、商业系统、生产与应用系统等诸多领域。因此,产业视域下的价值问题研究有望弥补哲学和经济学关于价值研究中的不足,对价值生成的现实性、过程性和系统性展开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揭示。

  产业视域从产业化过程中人工物与多种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化角度分析其价值的形成与演变。人工物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需要在产业系统的整体运行中得以体现。人工物所处不同产业化阶段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赋予人工物不同的价值内涵与形态。人工物经过这样的产业化过程分离出多维度的价值含义,例如自然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其他社会价值。来自自然、技术与社会的信息与能量通过产业化融进人工物之中,同时又通过人工物的成长再嵌入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人工物不断转换其所占据产业化进程中的不同环节,适应社会主体的多种需求,如此发生着人工物的价值持续生成与演变。

  于是,从人类主体的产业实践关系来看,价值是人工物客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主体需求之间动态的匹配关系。不同主体在不同产业化环节中解读和赋予人工物不同的价值含义。

  人工物的价值在人工物自身变化与主体需求变化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中得以形成。因而,人工物的价值是一个不断匹配和更新的过程,既受到主体的建构作用,也受到系统性的生成作用,并随人工物的产业化进程而不断被建构和生成。

  各种主体对人工物价值的建构作用主要通过主体需求的变化体现出 来。技术的社会建构论SCOT(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认为,人工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和强化技术人工物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力量和规模。人工物的价值界定取决于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解释的弹性同样也是人工物的价值必然特征,因为人工物能干什么、它干得如何,与科学结论的争论与辩护一样,都是不同群体的主张之间竞争的结果〔4〕6 。因此,人工物的价值生成必然需要一个适当的社会环境和主体力量作为支持。人工物的价值实现要求为其配置、定义、教育、控制用户,只有在一组适当的用户那里才能发挥它自身的功能。社会和技术完全缠绕 在 一 起,形 成 一 个 技 术 框 架 ( TechnologicalFrame) ,即围绕某个人工物或者人工物的集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组实践和物质的社会架构〔5〕15 。如果脱离了开发和使用的社会环境和主体需求,技术便无所作为,那么技术就无法成为历史的真正推动者,人工物也就因失去社会需求而迷失演进的方向〔6〕3 。人工物价值不仅直接受到价值主体的建构作用而且还随着产业生态的作用而系统生成。产业生态集结众多主体的整体力量以及集聚来自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性力量,在多种力量之间平衡并以一种合力的方式对价值产生生态性的生成作用。产业生态理论不仅关注科学、技术、商业等重要领域,而且对各种相关的配套与支撑体系都给予积极关注,将产业看作一个有机的相互牵连的整体。如同自然系统的健康发展一样,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维护好产业生态系统中新旧企业主体之间的新陈代谢和大小企业主体之间的平衡〔7〕20 - 32 。产业生态论强调人工物价值的演化性和生长性。如同生物进化论一样,人工物的价值变化既得益于技术创新又得益于社会选择,因为技术创新带来了人工物及其价值的多样化,社会选择增强了人工物价值对社会情境的适应性〔8〕4 。人工物在与主体需求之间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既以众多人工物个体的变化为根源,同时又不断生成个体涌现。有学者从社会需求角度研究人工物价值与产业演化的关系,认为根据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人工物需要 进 行不同产业化进程中相应的价值调整〔9〕306 - 333 。人工物及其价值的兴衰更替与产业生态的动态演化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人工物与技术主体、创新组织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同演化关系。人工物的价值生成与变化离不开产业生态的整体演化。

  所以,人工物的价值不仅离不开人类主体的参与而且离不开产业生态作为其发生与存在的场域。人工物价值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变化而不断地生成。

  人工物价值是社会化生成的结果。犹如生物物种生长在自然生态中,人工物价值随人工物一起存在、演化和共生于产业生态系统之中。它们产生、也许会成熟和兴旺、也许变得稳定、也许会改变、也许衰落、也许经历偶然性意外的死亡,它们都是物的某种变化状态和新物的生成,即新的人工物的生成过程〔10〕71 - 75 。人工物价值不是孤立静止的孤岛,而是生长于产业化进程中发生着运动、变化与进化的有机个体,随产业化进程不断地建构和生成。人类主体将来自于社会的力量、信息和旨趣等社会因素建构于价值生成过程中。因此,产业化过程塑造了人工物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只有那些吸收、融合了主体需求的建构力量,以及更能适应、融入于产业化进程之中去的人工物才能获得其价值的生命周期和生成动力。

  三、产业视域下人工物价值的新特征建构是指产业生态中各种主体的自主力量,而生成是指产业生态的系统力量。建构与生成体现出产业化过程中人工物价值所呈现出的新特点。

  1.是多种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

  产业视域下,价值主体转向多元。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与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分工越精细和专业,产业系统愈加复杂。那么,人工物的价值主体便随之更加多元。各种价值主体对其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贡献出不同方面的力量。价值主体随人工物所处产业化环节的变化,从设计环节、生产环节、流通与商业环节和使用环节中相应地可以划分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从价值的系统建构过程划分出价值的感知主体、设计主体、生产主体和实现主体。但是,无论以怎样不同的角度来区分,都难以对多元化的价值主体做出完全的表述,只能说人工物的所有行动者都是价值主体。

  产业视域下,价值主体之间的协同对价值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均衡价值理论是从价值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角度来确定价值的形成。而基于产业生态链的价值主体却难以确定出是哪几个具体的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平衡来决定价值的形成及其大小,因为价值主体会随着产业链节点的细分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并且,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不再仅仅是基于市场交换的经济价值,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构成多维度的理解,那么将难以通过多种价值主体之间的精确平衡来确定各种具体维度的价值,这从理论逻辑和现实操作两方面都难以实现。如果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价值主体之间的系统性关联,便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于价值形成的重要意义。相对于单一决定和二者平衡,协同作用以其复杂性和系统性特点更符合于多个价值主体的关系解释。于是,人工物价值主体之间的作用从单一主体的决定或者两种主体的双向对接“平衡”关系,转向多各价值主体之间的多向“协同”关系。

  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是多种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的上下游链条不断延伸,更多的行动主体被纳入到人工物的活动中。产业系统变得更加庞大,产业结构层次愈加复杂,产业关联强度日益增强,产业系统内各种资源的流动性更加突出。如此,使得人工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而庞大。人工物的价值生成变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很难再由某单一主体来独立完成,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全球跨国分工生产体系的形成正是这种人工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有力见证。不仅如此,人工物的流通、推广和使用等产业活动的行动主体分布更加宽广、主体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样。体验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兴起,更是促成越来越多的主体关心和参与到人工物的产业活动中,共同建构和塑造着人工物的价值形态和发展方向。因此,人工物价值是多种主体之间合力共创的结果。

  2.是一个系统性的生成过程

  人工物的价值由多种主体共同建构,并体现出与这些主体之间的匹配关系。然而,这样的关系变化并不是线性的机械形成,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生成过程。

  人工物的价值体现在产业化进程的关系变化中。人工物不是孤立地来与我们进行对话,总是嵌入在一定的主体关系中,并负载着某些特定主体实践关系来阐释和表达所蕴藏的社会含义和人类的本质力量〔11〕2 。

  产业视域下,价值机理从线性转向网络。从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系统分析人工物的价值生成机理,不仅会对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制定产生现实意义,而且对价值理论的价值机制研究同样具有学理性意义。主流价值理论所秉持的是一种线性的价值机理,试图对价值决定因素做出精确测度和控制,但是随着演化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等理论的进展,发现传统线性思维的诸多不足,其价值线性机理的解释能力受到诸多质疑。从中观的产业视域来审视价值生成机理,多元的价值主体和多样的人工物经过产业网络的系统性组合产生出与多种产业化环节相适应的多维度价值,发现价值的生成是一种系统性的网络对应关系,主要表现为纵向与横向两种关系匹配网络。

  首先,产业生态链上下游的合作与支持形成纵向网络的价值生成机理。价值链与价值网络理论正是基于产业生态链上下游的关系而提出的,发现产业系统内的价值竞争与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从产业视域对价值生产机理研究,不难发现产业链在价值生成中的意义。根据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与配合中的价值竞争关系,便会发现不同产业链节点上个体或组织的价值竞争能力的不一致,即价值生态位的存在。那些处于研发设计和市场品牌的企业往往占据着价值生态位的高位,而那些处于制造业的企业往往处于价值生态位的低位。同时,人工物的价值生成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与支持,设计、生产、扩散到使用等不同产业化环节中的多种主体均与人工物产生匹配关系,组成一种相互依赖和支持的纵向关系匹配网络。

  其次,产业生态链的同一细分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形成横向网络的价值生成机理。同一细分领域主体之间的竞争是价值活动的主流现象,但是依然也需要必要的合作,成为同一产业链节点的同行竞争与合作者。在已有的价值理论中,早已涉及同一领域同行之间的竞争成为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重要解释路径。产业视域下,同一细分领域的同行之间的合作同样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例如,研发领域的合作开发和销售市场的客户资源共享等同行之间联合现象对价值活动产生明显的网络效应。因此,同一细分领域的同行主体之间组合为产业生态链的某一节点位置的小生境,以其小生境的特殊含义和规则,对人工物的价值生成产生小范围的塑造作用,构成人工物与主体需求之间的横向关系匹配网络。

  产业视域下,由产业链纵向与横向交叉组合所形成人工物与主体需求之间的纵向与横向关系匹配网络,构成价值生成的系统性网络,对人工物价值产生系统性生成作用。

  3.随产业化进程而具有生长性

  人工物价值因产业生态的系统性生成作用而呈现出生长性特点。生长性反映出人工物价值在产业网络中的生成与成长过程。

  人工物价值的生长性主要是由于产业生态的系统性生成作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人工物所占据价值链的位置,而且取决于人工物如何适合于某个价值网络的价值定位与需求〔12〕58 。人工物的价值活动已经超出传统线性价值链所能提供的企业内部优势,只有将自身与企业之外的异质行动者连接起来,转译和满足多种主体的利益诉求,从整合的模块化的价值网络中寻求价值的产生与成长〔13〕81 。产业网络的整体性与生态性是人工物价值生长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开放性的价值网络中,主体需求在不断变化,每一个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都需要相应地调适和改变,与产业的发展形成互寄 - 共生的生态关系。于是,人工物的产业化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价值也相应地呈现出继续成长或者转向衰亡的可能。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新陈代谢能力是人工物能否成功实现价值生长的关键〔14〕1 - 4,28 。

  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因产业化过程中人工物结构与功能以及主体需求的变化性,而呈现出与产业化进程相一致的生长活力和生命周期。

  四、案例分析: 产业化进程中飞机的价值演变

  飞机的价值便是在飞机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和社会主体需求的多样化演变之间进行关系对应与匹配的过程,体现出飞机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

  1903年 12 月,威尔伯獉莱特成功试飞 1 分钟260米行程。飞机的价值在满足人类主体的飞行愿望中得以实现。然后至 1914 年之间的飞机飞行竞赛中,飞机具有了竞赛娱乐功能。飞机的价值在满足挑战者们的兴趣和娱乐中得以实现。

  一战期间,飞机的价值因战争的需要而发生显著的改变。由于飞机在战争中具有高空和速度优势,这一时期主体需求的变化从原来的飞行竞赛转变为作战需求。飞行爱好者们转向飞行员或者飞机的研制工作者,各飞机公司纷纷成立。飞机已经从一战之前主要用于飞行竞赛的比较简单的机型转变为能够应用于侦察、袭击和轰炸等作战需求的军用飞机。如此,当主体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就打破了原有的飞机与主体之间的匹配关系,只有当飞机也相应地进行了调适和改变,才能重新建立飞机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确立飞机的新价值。

  一战结束至二战前这段时期,飞机的价值因战争的结束而发生改变。民用客机的社会需求开始成为飞机发展的新动力。飞机的材质从以木布为主转变为以铝合金和钢铁为主。飞机的结构更加坚固,承载动力更加强大,飞行速度和高度也取得了快速提高,飞机的操控性能得到了很快提升。1939 年,德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动力飞机亨克尔 HE -178的首飞,时速突破 700 千米〔15〕96 - 97 。民用客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实现了与民用主体需求之间匹配关系,实现了飞机的新价值。

  二战期间,飞机的价值再次因战争的爆发而发生新的变化。立体化的作战方式,对军用飞机产生新需求。军用飞机被广泛地用于空中战斗和空中防御,在军事领域表现出运输、指挥、空中加油、空中救援、侦察、袭击和轰炸等多种功能; 民用客机也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运输,在社会经济领域表现出货运、客运、专机等多种功能。一方面,飞机自身的结构和性能取得了重大进展。活塞式发动机逐渐被喷气式发动机所取代。1943 年,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动力轰炸机德国的 Ar - 234 完成首飞。另一方面,飞机的主体分化出多元化的设计、生产、扩散、使用等主体。飞机价值开始多样化。

  20世纪 50 年代开始,飞机的价值变得愈加复杂。一方面,军用飞机转向更高、更重、更快、更强的领先优势竞争。1953 年,北美飞机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F - 100完成首飞。1979 年,世界首架防空型军用飞机“狂风”完成首飞。1996 年,波音公司研制的主要用于侦察和攻击的隐形直升机 YRAH - 66 实现首飞。2002年,波音公司研制的无人作战机 X - 45A 完成首飞。2008年,波音公司与两家公司合作成功试飞“扫描鹰”无人机,用于数据收集〔16〕46 - 49,112 。另一方面,民用客机向更加安全、舒适、平稳、更大空间和远程方向发展。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客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成熟〔17〕92 - 96 。1969 年,波音 747 成功试飞,机身宽 7米,可载客 490 人,之后空客 A380 载客达 800 多人,开创洲际飞行的宽体客机时代。加上飞机空调系统技术的进步和机载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18〕46 - 53 。民用航线不断增多,航空流量不断增大,民用航空产业成熟发展。飞机与主体需求均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飞机价值向系统性方向转变。

  然而,当飞机与主体需求在各自变化的情况下,并不总是一定能实现新的匹配关系。例如,20 世纪60年代,美国的飞机制造商获准研制 3 倍以上音速的超音速军用飞机,但是很快被终止了,因为无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在超过 M1. 0 速度之后并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作战效能。就在这一时期,民用客机也曾尝试发展超音速客机,如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号”、前苏联研制的“图 144”和美国的超音速客机研制计划都最终失败,因为在高额的成本投入情况下,却并不适合于民用航空市场效益〔19〕30 - 44 。这样的结果是,超音速飞机的价值难以确立。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打破飞机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新的社会需求对飞机提出新的技术改进要求。当飞机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之后,所研制和生产的新型飞机便与新的主体需求恰当地进行新的匹配,实现新价值。人工物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被这样不断地打破和实现新的平衡,进而实现人工物价值的不断生成与演变。

  六参考文献

  〔1〕李福. 人工物研究中的三大关系问题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 5) : 31 - 35.

  〔2〕冯平. 中国价值论研究的范式与转型[J]. 哲学动态,2014( 4) :18 - 22.

  〔3〕马俊峰. 当前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7( 8) : 98 - 101.

  〔4〕Bijker W E,Hughes H T,Pinch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M]. Cambridge,MIT Press,1987.

  〔5〕Bijker W E. Of Bicycles Bakelites and Bulbs: Toward a Theory of So-ciotechnical Change[M]. Cambridge,MA: MIT Press,1995.

  〔6〕Kirsch D A.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 Burden of History[M].New Brunswick,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0.

  〔7〕李晓华,刘峰. 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2013( 3) : 20 - 32.

  〔8〕Nelson R.,Winter S.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 Cambridge,Mass: Belknap Press,1982.

上一篇: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 下一篇:“互联网 +”思维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