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19-10-14 11:41

  摘要: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农业已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转变, 全面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5 年东北旱作区 85 县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 应用协同模型和统计参数均方根误差(RMSE)分析了不同时段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协同性及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之间权衡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1)2005—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下降0.12, 整体处于低度协同水平; 区域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同度分别下降0.03、0.45, 而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小幅上升。除辽宁省旱作区外, 吉林、黑龙江省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度均明显下降, 表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态功能之间的协同性向无序方向演变。2)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各功能之间存在时空权衡关系。2005—2010 年, 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生活-生态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整体表现为收益于农业生态功能, 而 2010—2015 年则分别收益于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生活功能, 各功能之间权衡关系变化及收益方向的转变是导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协同度出现波动的直接原因。3)应用协同函数和统计均方根误差可以定量化描述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有序程度及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识别引起东北旱作区农业系统变化的因素, 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北旱作区;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功能; 农业生态功能; 农业生活功能; 协同发展; 权衡分析

  协同学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 (Haken) 于1989 年提出, 他认为在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和制约的非线性关系, 只有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适应、协作、促进, 才能实现复杂系统的协同发展[1]。此外, 他还提出了用以衡量系统发展有序度的协同模型。黄成毅[2]尝试将其应用于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性分析, 该方法给予了较强的理论支撑, 为资源环境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 Bradford 等[3]从系统内部权衡关系的角度, 提出了应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定量化判断系统功能之间权衡关系的方法。国内学者李双成等[4]、Lu 等[5]将该方法纳入地理学的学科框架, 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 为该方法在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较自然生态系统而言,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 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功能和属性, 系统内部各服务功能类型和数量之间协同关系的时空变化 , 对区域人类福祉具有重要影响[6-7]。在特定时空尺度下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 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8-1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转变, 更加注重农业低碳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 因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成为了区域农业系统研究的热点[12-14]。师帅等[15]和马历等[16]学者分别从低碳、区域人地关系等视角, 结合生态补偿、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等背景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 贾士靖等[17]和冯宗富等[18]通过分层次建立指标,应用耦合模型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 学者们还从全国、省域、县域等不同尺度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19-21]。胡兵辉等[22]则对不同时序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度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 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协同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东北旱作区是我国粮食增产规划的关键区域之一, 但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结构性矛盾是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的时空权衡关系还不清晰[23]。如何全面评价东北旱作区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农业生态功能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 , 成为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 运用协同学方法构建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 通过计算不同时段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度和权衡程度, 分析各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以期厘清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有序发展的障碍因素, 为东北旱作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研究

  区包括黑龙江省的 46 个县市、吉林省的19 个县市和辽宁省的 20 个县市。以 1 km2 网格离散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将网格内旱地占耕地面积 40%以上、地形坡度<5°的区域作为旱作区。研究区年降水量 300~600 mm、年积温 2 000~3 400 ℃。依据降水和土壤类型划分为东部半湿润易旱区和西部半干旱区, 东部半湿润易旱区土壤类型以黑土、草甸土为主, 有机质含量较高, 西部半干旱区主要为黑钙土和碱土。研究区地貌上属于山麓冲洪积平原及台地, 耕地破碎度小且耕作条件良好, 主要种植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粮食作物和大豆(Glycine max)、甜菜(Beta vulgaris)等经济作物, 是我国北方重要旱作作物种植区及商品粮基地。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研究

  数据包括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土壤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基于区域遥感影像, 依据旱作区划分方法利用 ENVI 提取旱地斑块, 并利用ArcGIS 10.3 软件对行政区划矢量数据和所提取数据进行叠置处理。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源于东北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资料[24-28]。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数据来自 2017 年 5 月采集土 壤样品 的测 试结果 , 以15 km×15 km 网格布点与按土壤亚类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按照 0~20 cm、20~40 cm 垂直分层取样,共采集 274 个土样。样品风干过筛后测定土壤含水量、容重、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并参考姜文来[29]和王思楚等[30]的方法, 基于农田土壤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计算旱作区土壤水源涵养量和有机碳含量。个别县市有效灌溉率及农药使用量数据缺失, 用相邻年份的数据代替; 为消除因行政区划调整对数据分析造成的影响, 本文以 2015 年最新行政区划为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2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比性等原则, 在参考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通过频度分析建立初始指标体系。结合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将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划分为 3 个子系统, 分别为反映区域粮食产出及农业生产投入强度的农业生产子系统、反映区域人口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生活子系统和反映由农业生产造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农业生态子系统[31-32]。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 对不同时段数据进行冗余筛选,最终从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农业生态 3 个方面分层次建立东北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协同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中粮食类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

  2.2权衡关系量化

  参考Bradford等[3]提出的方法, 利用统计参数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多种功能权衡关系的量化指标。以某一对功能的坐标点较1∶1线的相对位置, 来说明在某一种情况下哪种功能的收益更多一些; 并以坐标点到1∶1线的垂直距离,判断各功能之间权衡度的大小。

  3 结果与分析

  3.1东北旱作区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各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 2005—2010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 高值区(Ⅲ级、Ⅳ级)主要集中于吉林旱作区和黑龙 江旱作区 中南部 , 均值 达 0.34; 而2010—2015 年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低值区(Ⅰ级、Ⅱ级)主要分布于吉林省旱作区和黑龙江旱作区中南部, 其中吉林旱作区协同度下降最为明显, 最大降幅为 1.10, 黑龙江北部县市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则有所增加。从时间尺度分析, 2010—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较。

  2005—2010 年平均下降0.03, 其中降幅较大的是吉林省通榆县和洮南市(图2A)。总体而言, 2005—2015 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下降, 区域农业生产功能整体向无序方向发展。

  2005—2010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低值区(Ⅰ级、Ⅱ级)集中连片分布于各省旱作区境内; 2010—2015 年低值区向各省旱作区边缘地带转移, 高值区零散分布于部分县市。从时间变化来看,2005—2010 年, Ⅰ级、Ⅱ级和Ⅲ级协同度县市个数所占比例分别 为 9.41% 、 69.41% 、 21.18%; 而2010—2015 年Ⅰ级、Ⅱ级县市个数所占比例分别下降为 8.24% 、 56.47%, Ⅲ级县市个 数 则 上升为32.94%。区域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平均上升 0.1, 增幅为 58.82%, 整体向有序方向发展, 但黑龙江和吉林旱作区的局部县市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有所下降(图 2B)。

  2005—2010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功能协同度高值区(Ⅲ级、Ⅳ级)在黑龙江、吉林旱作区集中连片分布, 低值区(Ⅰ级、Ⅱ级)主要分布于辽宁旱作区;而 2010—2015 年生态功能协同度高值区集中于辽宁旱作区, 低值区则集中连片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旱作区 , 且 协 同度下 降明 显。从 时间 尺度分 析 ,2005—2010 年, Ⅲ级、Ⅳ级协同度县市个数占比分别为 58.82%、22.35%, 而 2010—2015 年分别下降为24.71%、4.7%, Ⅱ级县市所占比例则上升为 61.18%,农业生态功能协同度平均下降 0.45, 整体向无序方向发展(图 2C)。

  3.2东北旱作区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分析

  通过计算东北旱作区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协同度的几何平均值, 得到不同时段内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协同度, 并依据设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图 3)。结果表明, 2005—2010 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为 0.03, 处于较协同状态。其中Ⅰ级、Ⅱ级协同度的县市总数所占比为 45.88%; 而 2010—2015 年Ⅰ级、Ⅱ级协同度的县市总数则上升为 70.59%, 区域综合协同度下降为-0.08, 处于低度协同水平, 但各县市降幅不同。空间分布上, 2005—2010 年, 综合协同度高值区集中连片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旱作区, 低值区分布于辽宁旱作区大部和黑龙江旱作区局部及边缘地带; 而2010—2015 年则与之相反, 综合协同度高值区零散分布于黑龙江旱作区北部及辽宁旱作区东南部, 低值区则在黑龙江、吉林旱作区集中连片分布。从综合协同度变化量可知, 2005—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下降 0.12, 吉林西部、黑龙江的中部、三江平原旱作区部分县市综合协同度下降明显, 其中吉林省西北、西南旱作区综合协同度最大降幅达 40%。相关研究表明, 粮食增产压力与农业资源环境负荷持续加重的矛盾促使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朝相反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协同状态被打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持续下降。

  4 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2005—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明显下降, 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之间的不协调发展是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表明, 由于区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旱地改水田趋势加快以及化肥产出率下降等原因导致各项指标对农业生产功能的贡献率下降, 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降低[38]。虽然研究区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但受到人口增长、粮食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放缓, 区域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虽有所增加, 但增幅较小[39]。研究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 近年来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 化肥、农药以及农膜的长期过量投入使农业生态环境负荷加重, 区域农业生态功能协同度下降,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就东北旱作区各省份而言, 吉林、黑龙江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明显下降, 可见吉林、黑龙江旱作区在农业供给侧调整方面还具有较大的空间。已有研究表明, 近 30 年吉林、黑龙江旱作区农业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小麦种面积缩减, 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水稻种植呈现北移东扩趋势等因素, 均是引起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度出现波动的因素[40-41]。而辽宁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分县市受国家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等政策的积极影响,玉米种植面积大幅调减。调整面积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 替代作物收益良好。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 农业化肥施用和农药的使用量下降,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降低, 农业生态系统向协同有序方向发展。

  4.2结论

  2005—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平均下降 0.12, 由Ⅲ级(较协同)下降为Ⅱ级(低度协同)水平。就各功能而言, 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分别下降 0.03、0.45, 而生活功能协同度有较小增幅。2005—2010 年, 农业生产功能协同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吉林和黑龙江旱作区中部县市, 低值区集中于黑龙江旱作区北部边缘及辽宁旱作区大部;而 2010—2015 年农业生产功能高值区集中于辽宁省大部和黑龙江部分县市, 低值区则集中连片分布于吉林和黑龙江旱作区大部。从各省份来看, 吉林、黑龙江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下降, 朝无序方向发展, 而辽宁旱作区与之相反, 综合协同度上升, 朝有序方向发展。

  2005—2015 年,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各功能之间存在时空权衡关系。2005—2010 年, 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生活-生态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整体均表现为收益于农业生态功能; 2010—2015 年则整体呈现为收益于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生活功能 , 而2005—2015 年农业生产-生活功能二者之间的权衡关系变化较小。区域农业生产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人口转移等因素的变化推动了各功能之间权衡关系及收益方向的转变, 进而导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协同度出现波动。

  本研究将协同函数和统计参数均方根误差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时空协同演变特征的研究中具有可行性, 其协同度及权衡程度可以作为定量化衡量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有序发展及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通过某一对功能的坐标点距离 1∶1线的相对位置, 分析不同时段旱作区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生活-生态功能之间权衡关系的强弱变化, 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判断引起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度变化的因素, 可为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有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5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AKEN H.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M]. 3rd ed. NewYork: Springer-Verlag, 1983: 120–127

  [2] 黄成毅.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D].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1: 60–64HUANG C Y. Synergetic analysis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sstudy on Chengdu Plain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system[D].Ya’a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60–64

  [3] BRADFORD J B, D’AMATO A W. Recognizing trade-offs inmulti-objective land management[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the Environment, 2012, 10(4): 210–216

  [4] 李双成, 刘金龙, 张才玉, 等.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J]. 地理学报, 2011, 66(12): 1618–1630LI S C, LIU J L, ZHANG C Y, et al. The research trends of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 paradigm in geography[J]. Acta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2): 1618–1630

  [5] LU N, FU B J, JIN T T, et al. Trade-off analyses of multipleecosystem services by plantations along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across Loess Plateau landscapes[J]. Landscape Ecology,2014, 29(10): 1697–1708

  [6] NELSON E, MENDOZA G, REGETZ J, et al. Modeli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tradeoffs at landscape scales[J]. Frontiers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9, 7(1): 4–11

上一篇:非自然性作为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差异 下一篇:产业视域下人工物的价值概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