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27 10:25
摘要:从产业发展视域看,美国的职业教育历经了学徒制、综合中学以及社区学院三个发展历程。美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与发展大大解放了劳动者的智力、技能与体力,也不断促进着职业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手段的更新。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业与创新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文章从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出发,分析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美国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推广开来。近些年来,诸多学者与专家从三个层面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宏观层面,注重研究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趋势与我国产业发展格局变动之间的关系;中观层面,强调探索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重点分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也不乏有学者以学理性视角对我国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互动历史以及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进行深入论证。虽然这一系列研究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缺乏持续性、系统性以及整体性分析;尤其是美国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有关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对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可借鉴方面的研究,对强化我国职业教育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1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1.1学徒制时期
美国职业教育的最初形式是学徒制,这与欧洲国家的现代学徒制极为相似。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职业教育机构以手工作坊为主,教学任务主要由作坊的相关师傅担任。但由于多数手工作坊的相关师傅缺乏深厚的文化知识修养,致使殖民管理局创办的夜校模式十分盛行。这一时期的美国学徒制兼具初等教育与济贫的双重性质[1]。
1.2综合中学时期
电气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美国迅速成为产业调整与升级的领航者。电气化时代的美国工业生产工艺与程序愈来愈复杂,对工人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工业化经济的发展,美国开始在公立中学设置相关的职业技术课程,进而逐步演化成为兼具职业技术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综合中学。
1.3社区学院时期
电气化时代对工人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教育只有合理延长教育时间,才能够确保劳动者的较高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为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各方面需求,美国开始在公立的初级学院设置社区中心,并为社区服务,因而被称为社区学院。其中,社区学院主要提供社区教育、普通教育、大学转学教育、补偿教育以及职业教育,这是当前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2]。
2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1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
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并推动了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综合高中与社区学院的建立。1862年制定的《莫雷尔法案》对综合高中给予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之后的职业教育法案以及有关职业教育法案的修正案等,更使得美国的社区学院获得了联邦政府财政的大力资助,进而构建起了丰富而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3]。如果美国政府未给予职业教育以大力的资金支持,不管是综合高中又或者是社区学院都很难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美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全力支持对推动其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2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传统的美国教育也被视为高等教育层次中最为底层的教育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与推进,美国的职业教育层次开始逐渐向高层次结构趋势发展。1969年美国出现了首批拥有技术学位的毕业生,到目前已发展至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根据统计分析,副学士已成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层次,由于美国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移化现象较为明显,加之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极为紧密,因而包括专业硕士、学士以及博士的部分课程在内都可以归属到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见表1),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美国的较高劳动力水平,满足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高标准与高要求,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与推动性的意义。
3美国职业教育推动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1积极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建设
逐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必须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即根据我国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关细则,全方位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二是实施局部的、细致的职业教育立法。这不但可以有效补充职业教育法实践性与微观性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够有效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积极解决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不充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三是根据我国当前的产业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具体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比如《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多种法律条款。四是积极鼓励各个地区在坚持《职业教育法》的基本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地方性法规或条例等,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质量与效率,最大程度确保我国各地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结构体系
任何一个的职业教育要想取得健康、有序、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套灵活且充分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支撑,而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衔接。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是相互统一的整体,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就业结构作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机构相互衔接的桥梁,使得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成为构建科学的就业结构的必经之路;使得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即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为主线,积极适应市场与社会需求[6]。二是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要与劳动力发展结构相一致。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保持高度一致,如当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时,职业教育往往要以培育初级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目标,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层次也要随之提高,逐步实现中级的职业技术人才与高级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目前依然以第二产业为支柱型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会以培养专业化、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需要不断提升。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任务很重,传统的封闭化、单一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我国应从具体国情出发,逐渐构筑起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学制、多形式等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尤其是要推动本科、研究生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比例,进而最大程度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趋势。
3.3大力支持营利性职业教育发展
2011年我国城市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进程十分缓慢,且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由于广大农民工在物质生活、文化程度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不足,使其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按照联合国相关测算显示,我国将在2032年出现劳动力负增长现象,就业市场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面对未来越来越突出的劳动力供需矛盾,我国必须大力创新人才培育模式,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力求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弥补即将出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7]。然而单纯凭借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拓展创办职业教育的主体,积极开辟筹措教育经费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我国的职业教育问题。我国目前在美国上市的教育企业有新东方、学大教育、安博教育、弘成教育等共11家,其中涉及到了语言、职业认证、升学考试、育儿教育等多个领域,但在学历教育领域却未有涉及,这与美国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要积极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适度增加民营资金涉入教育领域的比例,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教育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合理推动营利性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美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极其注重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与投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的美国正值后危机时期,为了再次推动工业化的进步与发展,美国开始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服务于再工业化的职业人才教育计划,试图构筑起多类型与多层次且真正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以此巩固产业升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推进。因此,研究美国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重新定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职业教育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价值最大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川.20世纪60年代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23(4):78-80.
[2]鲁燕,于素秋.日本职业教育的“企业模式”与我国“非大学教育”的对比研究[J].人口学刊,2008(6):43-48.
[3]李梦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应以法律形式固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6-18.
[4]王保星.直面社会现实:当代美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走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2(4):18-20,59.
[5]李守可.发达职业教育契合产业发展的历程、特征及现实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12):5-9.
[6]李富.不同产业结构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兼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0(3):74-76.
[7]李中英.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析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111-113.
梁静
上一篇:社区营养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应用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