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辣椒中硒含量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11-20 10:02

  摘要:为了研究江西省丰城市富硒地区常食辣椒中的硒含量及形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常食辣椒为试验对象,采用湿法消解和pH为8.6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处理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辣椒中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丰城市富硒地区生产的辣椒总硒含量在0.026~0.046mg/kg,无机硒含量在0.010~0.015mg/kg,有机硒含量在0.018~0.041mg/kg,符合富硒食品的标准,而购于超市的几种本地辣椒硒含量明显低于天然富硒地区。

  关键词:辣椒;原子荧光;硒;有机硒

  硒(Selenium)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A族[1],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生物学功能[2],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3],在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为无机态与有机态。无机态毒性大,生物活性低[4];有机态无毒,是动植物体内硒转运的主要形式,生物利用度高于前者。因此,探索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的吸收、转运情况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选取江西丰城市某富硒基地2020年5月生产的辣椒为试验对象,并同时购买相同品种的宜春学院附近超市辣椒作为对照品,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辣椒中的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含量,探讨硒的迁移转运情况。

不同产地辣椒中硒含量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设备

  硝酸(GR),盐酸(GR),高氯酸(GR),三羟甲基氨基甲烷(AR),氯化镁(AR),铁氰化钾(AR),硫酸铵(GR),氢氧化钠(GR),硼氢化钠(GR)(药品均购买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00mg/L的硒标准溶液(BW30026-100-N-50/批号为B1906010)(坛墨质检-国家标准物质中心)。AFS-921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EH20B型电热板(苏州江东精密仪器有限公司);80-2型电动离心机(苏州威尔试验用品有限公司);Elma超声波清洗器(北京汉达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JYL-6C九阳料理机(上海赛霸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万分之一天平。

  1.2方法

  1.2.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于2020年5月选取丰城市富硒基地3块生产不同品种的辣椒田,用对角线法采集3种辣椒混合样各1kg(编号为F1,F2,F3);非富硒地3种品种辣椒均购于宜春学院附近超市,重量各1kg(编号为C1,C2,C3)。选取大小相近的,剔除头部辣椒梗后,用自来水洗去泥土、灰土及表面可能残留的农药与化肥等,再用蒸馏水洗涤2次,晾干后称鲜重。将样品切成细块状放入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干重并计算干湿比。用粉碎机制粉,妥善存放于干燥器内,留用[5]。

  1.2.2测定总硒的前处理方法

  取辣椒粉1.0000g于锥形瓶中,加10mL体积比为9∶1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低温消化过夜,次日于电热板上150℃左右加热消解,当溶液变得清亮无色且有白烟产生时,再继续加热到剩余体积为2mL左右。冷却后,再加5mL6mol/L盐酸溶液,继续加热到溶液变得清亮无色且有白烟出现,冷却后转移到10mL容量瓶,加入2.5mL铁氰化钾溶液(100g/L),用水定容,混匀待测,同时做试剂空白。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GB5009.93-2017中的方法可获得标准曲线I=104.3740×C-20.24,(r2=0.9993),该曲线的测定线性在0.1~10μg/L,符合当前样品的测定要求。

  2.2检出限

  连续测量样品空白11次,按3倍样品空白的标准偏差计算检出限,结果为0.08μg/L,按称取1g样品,定容至10mL,计算可得硒含量检出限为0.0008mg/kg。

  2.3样品硒含量

  分别取消化后的样品适量,以5%的盐酸作为载流,8g/L的硼氢化钠碱溶液作为还原剂进行无机硒及总硒检测,结果如表1、表2所示。

  3结论

  综合分析2种不同来源的辣椒中的硒含量,辣椒中有机硒含量约占总硒含量的50%以上。由于人体对有机硒的吸收比无机硒的效率高,对人体有益。而无机硒的毒性较大,过量的摄入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18]。本研究通过对比富硒基地与便民超市中蔬菜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富硒基地的辣椒比普通便民超市购买的辣椒硒含量高。为人体健康考虑,推荐购买产自富硒基地的蔬菜,以最健康的方式补充人体所需的硒元素。

  参考文献

  [1]艾春月.天然茶叶中有机硒形态及其质量标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2]刘小阳,苏博,栾锐锐.宿州本地芹菜、菠菜和萝卜中锌和硒含量测定[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12):73-76.

  [3]王雪梅,曹进,王钢力.食品中硒的有机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23):7875-7881.

  [4]张俊杰.硒的生理功能及富硒强化食品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03):58-60.

  张晓旭吕爱清程超刘嵩李丽娜*

上一篇:不同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下一篇:病房内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