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9-24 10:23
【摘要】作为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思想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对各学科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该思想下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融入生活元素,组织实践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做中学,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数学;实践能力;应用策略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而数学学科又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教学做合一”思想,完善课堂准备工作,处理好教、学、做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边做边学,寓教于乐。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合理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与数学核心素质,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更新了一篇数学相关的论文,如高中数学论文发表杂志,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课前设计前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秉持“教学做合一”理念,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前置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欲望,点燃学习热情,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函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前置任务:“你有过坐出租车的经验吗?主要涉及哪两个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你能写出表示二者关系的函数解析式吗?试着绘制函数图像。”经过不同方式的调查后,学生得出:出租车起步价是5元(不超过3公里);超过起步距离后按1.6元/公里计价(7公里以内);超过7公里则按2.4元/公里计价。按公里计价时,不足1公里也按1公里算。学生分别针对三种情况列出了函数关系式:当07时,y=5+1.6(x-3)+2.4(x-7),并绘制了以下图像(如图)。如果直接讲解分段函数,学生很可能难以理解,不懂分段的意义,而参与实践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之中,有效吸收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问题,使其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解“函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师给出了以下题目:“某大型水果店的脐橙定价40元一箱时,销售量为10000箱/月,以2元的梯度提升销售价格,月销量则按照400件的梯度减少。倘若不考虑其他因素,①请列出脐橙月销量与价格间的函数关系;②当价格提高到多少时,脐橙无法售出?”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求出答案并试着改编题目,看哪一组最有创意。第一问,根据题意列式即可:y=10000-400×=18000-200x。第二问,只要清楚商品无法售出就表示销量y=0,就能直接代入求解:18000-200x=0,x=90。最后各组学生集思广益,勇于发表个人观点,如有人提出可以将问题改为:“当商品价格多少时,收入最多?”让学生围绕生活实例展开合作探究能促进其思维拓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课后合理布置作业,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做”,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融入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比如,在讲解“函数的实际应用”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设计了一道实践类题目:“为倡导公民节约用水,各社区通常会设置一般用水标准,超标后高额收费,请你调查你们社区的用水收费情况,用每户每月用水量x(m3)表示应交水费y(元)的函数式,试求月水量为15m3时的水费是多少。”学生很喜欢这种实践活动,如有人发现其所在社区的规定为: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m3时,水费以及污水处理费分别为1.30元/m3和0.3m3;超出10m3的部分,水费以及污水处理费分别为2.60元/m3和0.6元/m3,所以可列关系式当x=15时,y=64。
综上所述,教师要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进行中职数学教学,增加“做”的元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前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课后合理布置作业,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各项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彭俊.“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7):49.
[2]叶银芬.“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9):165.
李国健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