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28 11:22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进行分析,结合教育发展实际需求,通过教育发展获得的经验与农业教育发展对策等进行探索,更好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业教育;发展经验
一、高等农业教育近况
1.规模不断提升。在改革开放作用下,我国教育规模得到了良好的提升,进而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层次结构。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到2018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共有2631所,而农业教育院校为568所,其中为本科及以上院校约为69所。同时2018年我国农业教育专业招生人员约为15万左右,与往年相比有着极为明显的提升,而且高等农业教育学位达到研究生人员约为5000人,博士生约为3700人左右,与往年相比约提升了60%。
2.学科建设增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农业发展符合当前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需求,制定了全面的农业教育改革方案,通过对高等农业教育结构层次进行科学调控,形成了全新的高等农业教学体系。同时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各高等农业教育都提升了学科建设能力,如:南京农业法学以及中化农业大学都是较为成功的高等农业教育院校。
3.强化科研能力。当前所有高等农业教育院校都利用自身资源不断强化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良好的知识储备与人力资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调查数据信息可以发现,985工程名单中已经有了大量的高等年农业教育学院,而211工程中农业教育学院也有15所。
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发展经验
1.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高等农业教育行为发展方向主要受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也是教育效率评估标准,更是控制教育发展的主要基础。当价值分析与认知存在差异时,其判断行为也会出现明显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转变高等农业教育思想与观念,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不断提高农业教育经济性基础上,还需要格外关注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功能,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确保传统教育发展理念逐渐转变为“质量、规模、结构等”协调发展模式,为高等农业教育提升奠定基础。
2.严格落实“三农”服务。通常情况下,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受众为农村、农业以及农民,确保其更好的符合农业、林区、烟草等行业发展需求,利用不断培养农业技术核心人才、促进农业研究深入以及落实良好的科学技术研究等保证我国农业、林业、烟草等行业快速发展,并实现与世界接轨。在实现高等农业发展期间将“三农”服务作为基础,也是促进“科教兴农”等政策落实的主要标准,并可更好强化高等农业教育,真正实现良好循环。
三、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措施
1.创建科学社会基础
首先,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具有强化农民素质、完善农村以及农业发展相互协作特点,同时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界限存在较强模糊性。另外,我国农业也有着促进城乡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确保食品绿色安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从宏观角度出发,农业主要是运用科学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全新农业。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等农业教育的了解与认可,确保农业教育在所有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让所有群众了解农业使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社会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基础,而高等农业教育则更为重要,为“科教兴农”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并提高高等农业教育实际社会地位,却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还需要通过科教兴农政策,将农村与农业发展逐渐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与牵挂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层面,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明确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其次,不断提高农村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培养农业核心人才。对所有农民进行职业教育,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农业技术培训制度,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与技术教育培训为农业主要设施。另外从提高国民素质角度出发,正确了解高等农业教育实际作用,并保证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以高等农业教育为依托。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参与力度,促进人们对于高等农业教育需求不断提升。
2.制定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首先,确保高等农业教育职能发生转变,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所有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执教、依法行政快速落实,完善有关部门管理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部门、政府部门科学调控、制定规章、监督管理方面智能,进而降低其对于高等农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力度。其次,明确高等农业教育法人与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就是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等农业教育学院自主权,保证其在经济市场中逐渐具有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农业教育学院自我约束、发展与优化水平。同时高等农业学院还应与经济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创建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利用学校运营理念,拓展自身受众面,更好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另外还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教学运用思路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范为标准,创建院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方案以及明确学校所有学科建设等内容。最后,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定位、展示优点以及层次化教学。各高等农业教育院校需要结合各种特点、优势、资源、社会需求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利用政府有关部门的分类引导与管理,明确高等农业教育院校实际规模与资金投入情况,并确保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层次化教育期间,需要针对自身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为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强化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生命力
首先,结合实际需求,确保高等农业教育院校管理体系得到良好优化。其中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创建科学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工作,提高对农业院校与农业科研部门支持力度。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农业院校以及发达人才培养技术、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等实现良好的合作与互助,科学避免农业研究部门与高等农业教育院校、农业技术自主结构、资源特点分散、任务量重等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研究、技术、高等农业教育与推广机构互帮互助科学发展。其次,通过法律法规,实现高等农业教育院校人员分配体系的优化与完善。高等农业教育院校需要科学落实人才管理体系,确保以聘任制度为核心的人事体系出现优化与完善。在实施医疗险、养老保险等社会基础保险体系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确保人事代理体系的逐步落实。其中还应以高等农业教育院校情况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人员自主择业、人员自主聘用、依法监督管理的人事管理标准体系。并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创建人员工作责任、工作绩效、工作贡献等奖励处罚体系。最后,实现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的多样化教学投资体系。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根据《高等教育法》与高等农业教育投入少基础设施差等实际情况为标准,不断提高高等农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实际教学期间教育经费具有较好稳定性。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应明确高等农业教育院校收费情况,以院校教育能力、专业种类等不同明确收费层次,确保院校在科学范围中进行合理调整与控制。所有独立高等农业教育学院、民办教育学院、合办教育学院都可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实行以培养成本为标准的收费方法。高等农业教育学院内部、各学院之间、学院与研究机构间应形成较为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为开放教学模式的落实创造条件,并通过教育资源的完善与整合,确保教育资源实际运用率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烟草业在社会经济中重要性的提升,高等农业教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在客观影响下其发展受到了相应阻碍,因此需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制定良好的发展方案,确保高等农业教育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琳.江西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2]孙长军,李隽.江苏沿海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03):6-11.
[3]罗广妍.北京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农业科学院,2012.
[4]李兰军.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其良性发展对策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5):167-168.
郭绍亮张晓阳苏谦杨景全姜瑞保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