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海洋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12 10:38

  摘要: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学界掀起了关于海洋教育的研究热潮,吸引了多位海洋和教育领域的学者产出大量成果,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揭示出海洋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与理论前沿。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5-2019年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561篇海洋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从核心作者、机构、发文期刊以及高被引文献等方面,揭示海洋教育的热点、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得出,海洋教育研究的历史趋势为波动上升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名核心作者、核心研究机构以及核心发文期刊。通过对海洋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得出我国海洋教育研究先后集中在海洋高等教育、海洋人才培养、海洋意识教育、海洋强国背景下海洋教育等几个研究主题。海洋意识教育和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教育是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关键词:海洋教育;海洋强国;海洋意识;知识图谱;CiteSpace

  海洋教育是以学校等组织为主要实施机构,依靠海洋知识和涉海专业平台,培养海洋人才,提升公众海洋意识。从广义上看,海洋教育是海洋强国的基石,纵观历史,大国崛起都崛起于海上,也不例外。[1]从狭义上看,海洋教育具有普及海洋知识、培养海洋人才、加快海洋经济建设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学界针对海洋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出现了海洋教育研究的高潮。然而,对海洋研究的进展缺少科学分析,更少有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海洋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机构、发文期刊、高被引文献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全面展示2005-2019年之间国内海洋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并深入讨论我国海洋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及未来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海洋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对海洋教育研究主题文献分析,运用的是CiteSpaceR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是由陈超美开发的一款可视化文献数据分析软件。[2]具体地讲,某个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重要作者、主要期刊、高频被引文献及关键词等都可以通过CiteSpace软件形象地反映出来。该软件自2005年被引入以来,已经成为帮助学者探测学科前沿、选择科研方向、进行知识管理等的主要工具。[3]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海洋教育的研究进展,选择全部期刊,时间为2005年至2019年。经过检索,共有中文文献715篇,又将所包含的综述、会议、报告等无关文献筛掉后,剩余561篇海洋教育研究的主题文献。按照年度发文量进行汇总,如图1所示。在2005年到2019年中,海洋教育相关的研究整体趋势为波动上升态势,在2014年后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即2015年的发文量达到85篇之多。从政策层面来讲,主要在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有效推进、《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稳步实施。另外,在2005至2019年中,2019年的文章数量最多,达到100篇。从这15年的总体趋势来看,海洋教育研究在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的有效推动下,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二、我国海洋教育研究文献特征分析

  (一)核心作者分析

  通过CiteSpaceV软件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呈现出海洋教育领域的核心作者,如图2所示。

  首先,在海洋教育领域最大发文量的作者是海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马勇(7篇)。2012年,他发表的《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一文,从人海关系的视角,揭示出海洋教育会受到人海关系的制约,也受到海洋学科群的规制,并对海洋教育的主体、客体、任务、目的、类别、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概括出海洋教育的定义和内涵。[4]同时,马勇首次提出我国海洋跨学科教育的概念,在辨析海洋跨学科教育与海洋教育、海洋高等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出海洋跨学科教育的基本规定与特性。[5]另外,他对我国的海洋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完善海洋教育政策提出了建议。[6]

  其次,发文量较多的刘训华(6篇)、高建平(4篇)、林年冬(4篇)、王颖(4篇)、徐立特(4篇)、苗振清(3篇)、勾维民(3篇)、贾月亮(3篇)、潘爱珍(3篇)等也都较早进入了海洋教育研究领域。通过CiteSpace的统计分析发现,高建平在2012年至2015年内发文量较多。高建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大学生海洋观教育探析》中指出大学生海洋观教育要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他认为海洋观主要包括海洋建设责任感、海洋历史观、海洋战略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等。[7]高建平其余几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国民海洋意识教育,他首次提出要利用新媒体的方式对公民的海洋意识进行教育。[8]而刘训华(6篇)是在2017年到2019年涌现出的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他从学科和课程角度论述了海洋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9,10]

  最后,统计高被引作者发现几位学者被引量较高,他们分别是苏勇军(7次)、宁波(6次)、马勇(4次)。宁波大学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的苏勇军致力于海洋高等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11]马勇是较早关注海洋教育研究的专家,他提出海洋教育的相关观点,对后续研究影响颇深。

  (二)核心机构分布

  通过发文机构分析来看(图3),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海洋大学政法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等在海洋教育研究中发文量比较多。通过对发文机构按照学校进一步地整合发现,发文机构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海洋大学(25篇)、浙江海洋学院(23篇)、广东海洋大学(16篇)、宁波大学(10篇)、大连海洋大学(8篇)。

  三、我国海洋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为了更为清晰看出海洋教育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分布,本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图5,海洋教育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为海洋教育、海洋意识、海洋高等教育、海洋强国等。

  (二)研究趋势

  Citespace软件可以进行突现文献和突现词的分析,来分析和判断研究前沿。[19]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知网数据进行突现词分析,得出突现值较高的22个节点突现词(图6)。再通过对突现值高的文献做详细分析,便可探察出海洋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演化路径。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5-2019年之间我国海洋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成果上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2015年为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年。可以看出,海洋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十几年,已经涌现出一批专致力于海洋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是以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的马勇、浙江海洋学院的高建平以及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的刘训华为代表核心作者群。从研究内容上,其内容体系已经基本架构起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的深入度不够,只流于宏观表面。从研究的关键词上,我国海洋教育研究涌现出不少关键概念,如海洋高等教育、海洋通识教育、海洋思想政治教育、海洋人才培养等,但这些概念都没有规范化的定义和进一步细化研究。从发文核心期刊上,其刊载海洋教育类文章的只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几本期刊。虽然研究成果也在逐年增多,但海洋教育的总体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可以说,无论在理论上的研究还是海洋教育实践上的探索研究,都难以适应十四五规划期间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也更难满足向海洋强国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展望

  1.逐步形成若干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或团队

  通过核心机构的图谱分析,已经形成了多个海洋教育研究组织。如海洋大学马勇团队、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教育中心等。海洋大学马勇团队围绕海洋教育的诸多方面,成果颇丰。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建设海洋教育学专业的设想,该中心设有“海洋教育沙龙”,研制学生海洋素养、海洋教育机构评价体系和海洋教育课程标准等。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教育中心致力于海洋政策发展、海洋教育理论研究、海洋教育实践,以推动海洋教育的发展。但从全国总体来看,海洋教育研究组织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团队和组织,围绕海洋教育基础理论、海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海洋教育课程、海洋素养的培养、或地区间海洋教育的比较、海洋历史与文化教育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海洋教育持续、稳步、深入地发展。

  2.建设海洋强国可聚焦区域海洋教育特色

  对突现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洋强国”一词突现于2017年,表明海洋强国战略是近4年研究前沿之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与海洋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离不开高层次海洋人才的支持,海洋人才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的海洋教育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因素。从海洋教育对象来看,都是具有地方特色。不同区域的海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民众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烙印,因而从区域特色入手开展海洋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巩建华.海洋教育是海洋强国的基石[N].海洋报,2014-09-11(003).

  [2]CHENC.CiteSpaceII:Detectingandvisualizingemergingtrendsandtransientpatternsinscientificliterature[J].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enceandTechnology,2006,57(3):359-377.

  [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4]马勇.何谓海洋教育——人海关系视角的确认[J].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5-39.

  邵宏润,裴兆斌

上一篇:幼儿安全教育中家园共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下一篇:服务于教育知识组织的教育知识分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