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8-12 10:35
摘要:幼儿安全教育是家庭和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幼儿园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保护幼儿的安全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单纯依靠幼儿园单方面力量并不能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也需家庭的配合。调查发现,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家园共育的意识薄弱、教育中地位不平等、形式表面化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从幼儿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共同协作,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家园共育
1幼儿安全教育中家园共育的现状分析
所谓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方式不断丰富幼儿安全方面的知识,用以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幼儿园安全教育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具体体现在室内及户外活动,其次是与陌生人相处中的安全教育,最后是交通方面的安全教育。这些方面的教育根据笔者所查阅的资料以及访谈可以得知,幼儿园以及幼儿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的问题。
1.1家园共育意识薄弱
幼儿园和幼儿家长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内涵理解相对来说不够深刻。幼儿园通常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处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
1.2家园理念不一致
在对部分幼儿家长进行访谈时也发现,他们通常认为幼儿教育即指幼儿园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正处于一个长身体的阶段,只要大人保护好孩子,现在没必要普及那么多,幼儿也听不懂这样传统的教育思想,其次家长认为将幼儿送进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园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教师则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很难取得效果[2]。因此,两者在家园共育中的理念产生了冲突。家园理念的不一致也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打了大大的折扣。
2幼儿安全教育中家园共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方面
2.1.1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观
“孩子太小,说了也记不住”。由于家长相对而言缺乏科学的育儿观,不清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安全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总是对幼儿的能力进行主观臆断。通过观察发现个别家庭存在隔代教育,过度保护,长期溺爱,不准孩子出现任何伤害的现象,无论大事小事都帮孩子做好安全工作,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对安全的认识比较模糊,妨碍了幼儿安全能力的发展。
2.1.2家长过分依赖幼儿教师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听到家长反映,“孩子只听老师的,我们的话不听,交给老师管理比较好”。家长过分地依赖老师,没有意识到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老师虽然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但家长也应该意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知识的普及都隐含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当孩子有对安全知识探索的欲望时,如“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打针,为什么要在原地等妈妈等”无论孩子是在动画片还是在书本中,抑或者是在自己的经验中产生的疑问,当孩子问家长这些问题时,家长都应该利用机会,用耐心,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讲述缘由,而不是一带而过,或是回答“明天去幼儿园问你老师”。及时抓住为幼儿普及安全教育的机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关于在安全教育中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恰恰说明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尤其是对幼儿园所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所在,幼儿园是幼儿安全教育的主体所在,但是由于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幼儿的父母,因此幼儿家庭同样应该承担起对幼儿安全教育的责任,只有双方相互交流与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1以幼儿家庭方面制定策略
3.1.1家长应正确认识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抑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家长和教师应多交流多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应明白自身的教育功能,应该积极联系幼儿教师,了解周计划和教学目标,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家长不仅要学习幼儿园的专业理念,也要给幼儿园提供好的意见。认识到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因此家长应该认清自身在对幼儿教育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1.2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
家长不要总想着把孩子身边所有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东西都撤离,这样的做法也许能保护孩子一时,但不能保护孩子一世。我们最好的教育观念就是能让幼儿在成长的路上自己慢慢地摸索,让幼儿自己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这样的安全意识,才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主动去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而父母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有目的地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也是发展幼儿安全能力的有效途径。家长也应该主动同教师进行沟通,告知教师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交流好的方法及经验,达到家园教育的协调一致[5]。
3.2以幼儿园方面制定策略
3.2.1更新家园合作方式
幼儿园要积极地构建家园沟通平台,及时与家长交流每日幼儿的安全问题,让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园为幼儿所做的安全措施,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幼儿教师也应及时将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以及关于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发送给家长,定期与家长就幼儿的安全问题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介入,双方的有效配合,才能使幼儿的安全得到保障。幼儿园也要适时更新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为家长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讲座,进行普及有关安全知识。如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栏呈现安全教育知识,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3.2.2转变教育观念
由于幼儿园很少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专题教育,幼儿缺失了很多系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机会。首先,幼儿园需要进一步调整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的必要性。其次幼儿教师也应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一定要谨守职责,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安全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开展安全教育知识普及的自觉性,帮助家长一起守护好孩子的安全,为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打下安全基础。
3.2.3多途径增强教师安全教育知识技能
教师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制约着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的质量。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相对来说经验较少,缺乏对意外事故的处理、自然灾害防控方面的知识。因此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多年从事幼教事业的教师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教师间应建立相互合作与分享的和谐氛围,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地向同事寻求帮助,并结合自己班幼儿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最后,幼儿园也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帮助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安全教育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升,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6]。
幼儿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幼儿园以及幼儿所在家庭的沟通和合作是幼儿安全教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幼儿日常所习得的知识经验大多是潜移默化而得来,因此家长和幼儿园应该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为幼儿营造出适合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双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纳,蒋纹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4(31):78.
[2]何斯琪.幼儿安全教育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194-196.
[3]吴吉惠,江禹禹.生命教育视域下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6(35):23-24.
[4]龚楠.幼儿安全教育的主体及内容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8):84-85
蒋亚娟
上一篇:线上教学共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知识图谱的海洋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