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河南省语言产业发展研究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7-23 10:47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形成区域大合作,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平台。随着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做实,语言产业在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产值、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话语权及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河南省必须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联通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三大核心模块的语言消费需求情况,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升语言产业水平。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语言产业;语言消费;产业发展

  2015年11月,河南省出台《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将河南建设成“‘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及内陆对外开放高地”[1]。2019年6月,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工作要点(2019—2021年)》,进一步提出近三年六十项核心建设任务。随着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做实,语言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语言经济学理论,厘清语言产业的内涵、业态与价值,分析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三大核心模块的语言消费需求情况,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语言产业水平提升策略。

“一带一路”建设与河南省语言产业发展研究

  一、语言产业的兴起、内涵与价值

  (一)语言产业的兴起

  “语言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中叶语言经济学的兴起密不可分。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马尔沙克(JacobMarschak)指出,“语言与人类组织其他方面一样具有效用(efficiency)”[2]185。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媒介与工具,也是可消费且产生价值增值的产品。随后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将语言视为可增值并产生收益的人力资本。如巴里·奇斯威克(BarryR.Chiswick)与保罗·米勒(PaulW.Miller)通过研究移民语言水平与其就业收入的关系,发现“语言技能是一种人力资本”,因其符合人力资本的三个条件,即“能产生效益、需付出时间与精力成本、依附于人而存在”[3]序言20。语言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进入快速增长期。1980年,我国营业范围中含有语言服务的企业仅有16家,而2018年增至320874家。[4]2010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语言产业逐步呈现产业化、规模化、细分化与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二)语言产业的内涵与业态

  语言产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经过语言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语言产业只有与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经济产业等实现深度融合,方可实现语言之经济价值。语言产业链条涉及多方主体,语言服务行业主体可分为“语言服务购买方、本土化公司、翻译公司、语言技术开发公司、语言服务行业协会、大学与培训公司、行业研究与咨询公司”[4]。

  二、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消费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与沿线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的联通。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作集中在设施联通领域、能源资源领域、国际产能领域、国际经贸领域、金融领域和人文交流六大领域的合作。由于此六大领域对语言消费的需求存在交叉及重叠,本文梳理出三大核心问题作为主要模块,以深刻剖析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语言消费需求情况。

  三、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产业发展策略

  语言产业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也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中其他产业发展。河南省如何实现语言产业的产业化升级?如何完善语言产业业态模块?语言产业链中各方主体如何协同?

  (一)语言产业化水平提升策略

  语言产业隶属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语言产业欲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对国民经济贡献度,需提升自身产业化水平。(1)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进行发展建设。语言产业应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做好市场定位。语言产品或服务的流通、销售、消费等必须依赖市场供需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带来显性效益与隐性价值。(2)实现规模化、链条式与信息化发展。语言产业必须形成清晰的产业链条,语言产品与服务的设计、生产、流通、销售与消费等各环节应更加明晰,各产业业态分工更加精细。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流通效率,提升语言消费及服务质量。(3)确立语言产业的战略性地位,营造有利于语言产业发展的平台与软环境。政府部门及机构应将语言产业纳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充分认识语言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进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语言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推动语言行业准入体系建设、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语言行业立法体系建设,拓宽语言产业的融资渠道。

  (二)语言产业业态模块建设策略

  语言产业业态模块界定尚不够清晰、完善,且新的语言产业业态形式不断涌现,因此亟须加强语言产业业态模块建设。(1)推进政府、企业、院校的协同。政府应在语言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立法建设、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企业应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市场规律的优势,紧贴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升级创新;高等院校应立足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育语言服务学科,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2018年3月,河南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成立。该中心是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典范,有助于建立河南省跨语言大数据平台,打造中部语言服务产业链和决策智库。(2)语言产业应与文化、旅游、教育、信息、创意产业等进行深度融合。语言产业需服务于其他产业方能实现其价值与效益。如语言产业应服务文化、河南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品牌知名度。语言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开发旅游产品、加强多语种旅游公示语与宣传资料建设,打造旅游名片。语言产业与教育产业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与服务的针对性,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语言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融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语言技术产品革新,提升语言服务与语言资产管理的效率,促进语言服务的网络化协作等。(3)推进语言产业业态模块走向细分化。语言行业要想发挥引领作用,必须紧追时代步伐与市场需求,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精细化需求。不同业态模块要明确各自优势,深耕细作,占据相应的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语言产业不仅直接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国民经济产值,而且能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建设给河南省语言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河南省应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供给侧与需求侧现状,完善语言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语言产业链条,细化语言产业业态模块,打造高素质语言产业人才队伍,全方位推进语言产业化发展,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EB/OL].(2015-12-01)[2020-12-25].

  [2]MARSCHAKJ.EconomicInformation,Decision,andPrediction:SelectedEssays:VolumeII[M].Dordrecht: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74.

  [3]CHISWICK,BR,MILLERPW.TheEconomicsofLanguage[M].London:Routledge,2007.

  [4]崔启亮.语言服务行业40年回顾与展望:1979—2019[J].译苑新谭,2019(2):108-114.

  [5]王华树.语言服务的协同创新与规范发展:2016语言服务业大会暨译协年会综述[J].翻译,2017(1):85-88.

  黄辉辉

上一篇:互联网+”视域下英语职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