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7-23 10:33
摘要:河南民营经济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针对河南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小、融资困难、优质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河南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更新了一篇经济相关的论文,如如何发表一篇经济学论文,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一、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陆续出台了许多重要文件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企业家作用。这些政策质量高且可操作性强,各地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具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7年,河南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2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7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当前,河南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正在逐步实现。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成为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9年,全省百家创新龙头企业中,民营企业达60余家。在推动创新发展的举措中,将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企业占比达82.4%。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在2019年达到3300家,创历史新高。上百家民营企业建有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占比达65.7%。2019年瞪羚企业名单中,河南省拥有瞪羚企业473家,较2016年增长了12.5倍。专利总数由2016年8040个增加到2018年的10041个,增长率达24.9%。
二、河南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差距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力,82.4%的河南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与先进省份的差距。2019年,瞪羚企业数据报告显示,河南省瞪羚企业473家,较往年有突破,但是与广东省4423家、江苏省3180家,浙江省2161家,山东省1590家相比,差距巨大。高新技术和新兴经济产业的民营企业相对较少,制造业及服务业高端供给不足。河南省尚未有企业进入独角兽企业榜单。民营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
(二)民营经济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偏小
2019年,我国生产总值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但是河南民营经济与其他四省相比在经济总量及规模上均存在较大差距。
(三)融资困难
民营企业是河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撑,但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根源:第一,民营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完善,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混乱,信用不强;第二,融资渠道单一且阻碍多;第三,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数据无法实施全面掌握;第四,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三、河南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科技水平
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创新。创新能有效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观念、意识、制度、技术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创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加强独立研发成果的转化使用。通过创新成果(如新技术、工艺、生产设备等)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降低消耗提高产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一流企业品牌,政府出台务实操作性强的创新支持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社会环境,成立专项基金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新成果变现,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等研究单位积极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二)畅通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服务意识
企业摒弃传统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方式,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经济实力、信用评价。
对金融机构而言,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信用评价、贷款周转等方面开展创新,突破贷款难怪圈。提升金融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对接民营企业,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政府在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牵线搭桥,起到桥梁作用,优化金融环境建设,促进金融平台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健全而无法贷款的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继续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该平台可以实现与金融机构、信用大数据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共用,为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信贷、防范风险提供重要支撑。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企业发展
不拘一格引进中高端人才。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引进优秀人才,为稀缺高端人才开辟绿色引进通道。
企业自主培养优秀人才。民营企业提高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认识,主动加大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员工专业技能向专家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还应健全人才政策,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民营企业和当地高校合作,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一是聘请高校专家学者担任企业咨询顾问,解决企业难题,助推企业发展;二是民营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的培养可以与高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完成;三是建立定向合作,学校结合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向企业定向培养毕业生。
积极建设一支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通过开展培训,帮助民营企业家树牢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信心、开阔视野眼界、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引导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强化企业家“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
(四)优化营商环境,激活企业活力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好政策,离不开适宜生长的土壤。营商环境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就多好。民营企业发展越快,对营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
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意识。全面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简化行政审批,建立政务系统,通过网上办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清除以任何方式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守法诚信是企业生存之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保障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权益。民营企业要在守法经营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激发自身活力。
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逐步消除各种形式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赵红丽.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徐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J].奋斗,2018.
王超然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