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3-22 10:40
摘要:公安检查站作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和重大活动安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智慧新警务建设的推进,公安检查站要充分发挥科技主力军作用,将“科技”与“人工”有机结合,实现检查站由“被动防止”转化为“主动防范”的功能转换,提高实战效果,更好地发挥检查站“过滤器”和“防火墙”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警务;公安检查站;建设;协作机制
公安检查站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平安城市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检查站对各类违法及不稳定因素针对性的查控,能够把大量危险因素拦截在途中、封控在外围,从而筑牢城市和地区的外围安全屏障,有效地提升了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随着2020年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对于依附于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设立的省际公安检查站带来极大冲击,公安检查站将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与使命,如何确保“安全”与“便捷”,是公安检查站变革的关键。
一、公安检查站的治安防控价值
公安检查站分为省、市、县际固定检查站以及临时检查站,它们共同构筑了保护区域安全的“护城河”、阻拦违法犯罪流动的“过滤网”、维护社会稳定的“防火墙”。其价值在各项重大活动安保和重要敏感时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立体化治安防控的建设,各地按照省际、市际、县际三个层次设立的检查站不断增多,以此构筑了环省、环市、环县的治安防护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8月,全国共有公路公安检查站1336个,其中设置在高速公路上的280个、国道上的318个,其余设置在省道、城市道路、乡村道路上。从公安检查站设置位置看,设置在省界的有338个、市界的有296个,其余的设置在城市内的环路或者主要路口等地方。
公安检查站通过人防、物防和技防,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查控职能。公安检查站作为区域防范的首道屏障,通过对各类违法及不稳定因素针对性的查控,能够充分发挥检查站的“过滤器”和“防火墙”作用,把大量危险因素拦截在途中、封控在外围,筑牢了城市和地区的外围安全屏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地封堵,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拦截、打击,有效地提升了动态化条件下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二是防范职能。检查站的设置,囤警路面,提高了区域内的见警率,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到达案发现场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在打造多警联动、立体防控“135”应急处突治安防范圈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查站内先进的警务技术和后台强大的公安大数据的支持,实现了技术识别和过滤犯罪分子,能够有效地震慑不法分子。
(二)重大活动安保的“护城河”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保卫首都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和河北省公安厅在进入北京地区的主要通道口共建成36个治安公安检查站,成为新中国建成的首批公安检查站,被誉为首都的“护城河”。近年来,随着我国承办的各类重大国际活动增多,公安检查站在城市安全防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各级公安检查站的认真运作,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社会安全稳定。[1]
以广东为例,2010年,为了确保在广东省召开的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顺利、安全举办,广东省借鉴环京高速公安检查站模式,着力打造环粤“护城河”,在各出入省的高速公路和国道设置公安检查站,保障了各大活动的顺利举办。2015年,广东省公安厅决定将环粤的9个地市跨省高速公路和国道共30个省际检查站作为常态化设置开展查控工作,通过规范建设、合理布局、灵活用警,倾力打造广东省“反恐维稳第一道防线”,据不完全统计,常态化运作一年期间,各地检查站共出动警力29.2万人次,查车605.6万辆、查人1989.4万名,抓获涉恐人员8批40人,查获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1434人、枪支17支、子弹574发、毒品99.1千克、假套牌299副、管制刀具937把。在厦门“金砖会晤”安保、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环粤省际检查站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战绩极大地消除了流动违法犯罪隐患,确保了各项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社会安全稳定。
二、公安检查站设置及运作制约因素
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工作中,公安检查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目前,各地公安检查站在硬件建设、勤务组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影响了公安检查站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检查站选址与建设是首要制约因素
高速公路省际检查站通常设在省际收费站附近,路面较为开阔,车辆通过收费站时速度较低,便于引导检查。但是在2020年后,取消高速省界收费站,车辆将不再停车收费,这对于依靠收费站设立的检查站是一巨大冲击。一些省际检查站被迫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首先服务区内人多、车多,临近加油站,不利于车流管控,如果有强行冲卡或其他暴力抗拒行为,极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其次车辆本身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在将车辆引导入高速服务区检查站时,司机稍微疏忽容易发生意外事故。[2]在韶关珠玑路段,原检查站因地理原因设在服务区,曾发生车辆车速过快一次性撞毁60多个封堵路面的水码事故;另外有些车辆由于速度、惯性原因,进入服务区后如果转弯较急,容易发生冲撞引导岗的情况,对引导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有的检查站曾发生过因服务区路面湿滑,进入服务区的大货车转弯过急致使侧滑30多米,直接撞上引导岗的事故。由于借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进行查控,各功能区不能固化建设,检查区不能开设太多检查通道,无法满足一类站不少于4条安检通道的要求,一些大型安检设备无法安装,检查功能不够完善。
(二)跨区域协作机制不完善
各地建设公安检查站时,都会根据本地需求、地形地势选点建设,如果和邻省、市缺少协调沟通、统筹规划,容易导致重复设站。如梅州蕉岭检查站设在入省境一侧,而邻省的检查站则要求违法不出省,将检查站设在出省一侧,结果造成在邻省检查完一进入广东又被检查的情况发生,这样既是警力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查控的效果,更加对行驶的车辆带来不便。
三、智慧公安检查站规范化建设及运作的策略
各级公安检查站在建设、完善及运作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公安检查站职能等进行科学定位,优化功能设计,强化科技应用,大力加强智慧警务建设力度,完善勤务模式、规范执法行为,使查控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检查站“过滤器”作用,将各类不安全因素消除在外围。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政治效果、安全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科学定位、合理规划
针对社会治安状况及道路交通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各地公安机关要按照确保安全又减少扰民的工作原则,主动加强与道路、交通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考虑社会及科技发展需求,精心规划设计,使检查站设置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全面。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级检查站建设要加强与周边地区沟通协调,合理选址,避免重复设置;二是基层检查站可建可不建的尽量少建,因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检查站时,可以采取依靠移动警务车建立临时治安检查站或设置临时卡点;三是选址要做到不占用公路正线、尽量不影响交通,特别是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人流等因素,确保检查站选址远离危险隐患,必要时可以采用物理隔离的措施来确保安全;四是加强统筹、科学规划检查站职能,一切从实战需求出发,综合统筹公安及其他有关执法部门,细化优化设计规划,打造服务公安机关多警种业务的合成化实战平台;五是优化固定检查站功能,同时满足实现“一站双向”查控,切实提高公安查控实用效能。
(二)完善机构编制,加强检查站队伍建设
设立公安检查站,应从实战出发,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交通执法、警务执法、毒品查缉等相关职能,使检查站具备综合勤务功能;由公安部确定检查站等级建设标准,确定单位职级、职能,核定人员编制、理顺隶属关系,改变当前多部门设卡、临时抽调人员、上下级关系不顺的困境。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各地启动勤务指令、执勤标准及处置流程、完善处突预案,强化与属地附近公安机关联勤联动;要加强政治建警、政策暖警,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民警,及时解决民警实际困难,确保队伍稳定。
参考文献:
[1] 胡人斌,郭建华.公安检查站查控基本理论建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6):122-129.
[2]刘玉伟.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都取消了公安检查站又该如何在“安全”与“便捷”之间寻找平衡[EB/OL].(2019-07-01)[2020-05-10].
[3] 钱莹莹.双车道智慧公安检查站[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1):112-113.
李连忠
上一篇:监控类技术侦查程序规制问题实证研究 下一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实践分析及其完善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