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

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1-01-23 09:41

  [摘要]“伟大斗争”以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和实事求是的精髓为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将保持斗争精神和提高斗争本领相统一,以彻底的革命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新时代 伟大斗争 斗争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十九大也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并且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密切联系,要在统揽“四个伟大”的过程中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挑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坚决同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稳定的因素作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理论逻辑

  “伟大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和实事求是理论精髓的进一步运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是进行“伟大斗争”的理论依据

  “伟大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进一步明确和强调新时代认清国内国际形势、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重要性,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同时是深化认识和理解“三大规律”的必然要求。“斗争是哲学概念,具有最普遍的概括性,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2]

  第一,从人类社会看,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3]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决定了人类社会是一部斗争史,斗争是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重要手段。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革命和斗争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直接动力。革命直接表现和反映了斗争,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家财富积累和无产者贫困积累的矛盾愈加突出,同时伴随资本全球化及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殖民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民主斗争和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此起彼伏,革命形势愈加复杂和迫切。被压迫阶级和民族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解放。无产阶级革命和运动代表着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以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为目标,充分实践和证明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

  第二,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看,斗争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手段。“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5]被压迫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推翻统治阶级,才能祛除一切陈旧东西,获得民主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剥削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逐步掌握社会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彻底反抗有产者的暴政和压迫、摆脱贫困、实现自由。“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6]同时,无产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推翻资本主义到建立共产主义这个过渡阶段,改变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状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主体。

  (二)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要求推进“伟大斗争”

  “伟大斗争”是精神品质,更是实际行动,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以彻底的革命精神进行“伟大斗争”,积极应对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

  第一,新时代与“大时代”相互交织要求推进“伟大斗争”。“当今人类依然处于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时代,处在这个大时代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时代,形成了两种制度并存与斗争过程中‘大时代’与‘新时代’叠加交织的特殊历史情境。”[10]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并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使当今世界处于马克思恩格斯指明的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大时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交织阶段。这种交织性加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风险,“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势力对我的阻遏、忧惧、施压不断增大。”[11]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以彻底的革命精神开展“伟大斗争”,自觉防范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

  第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要以“伟大斗争”为基本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使人民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真正享有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原则和精髓,积极同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和人群作斗争。“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13]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决抵制贪污腐败、打击特权和滥用职权现象,严防国家工作人员脱离人民群众,密切与人民的联系。“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4]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同损害人民利益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利于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二、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核心内容及主要特征

  新时代“伟大斗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界等领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准确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内容和特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基本内容

  第一,新时代伟大斗争首先要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制度前提和保障,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对违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现象和言行作斗争。”[16]同时,同一切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要求坚定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和制度保障。

  第二,新时代要坚决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人民群众的行为作斗争。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坚决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严厉打击腐败和滥用职权现象,坚持权力来自人民、为民所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反对私有化和两极分化。”[17]以充分保障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同时,维护人民利益必须重视贫困治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18],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主要特点

  第一,新时代“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从本质和最终目的看,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是为实现国内和谐稳定、国际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积极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目标的长期性决定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进行长期、复杂的斗争,自觉防范各种风险和挑战,以积极的精神状态解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困难,将问题意识、核心意识贯穿“伟大斗争”的始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第二,新时代“伟大斗争”具有复杂性。从范围看,新时代“伟大斗争”包括对内斗争和对外斗争。“对内斗争”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提高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对外斗争”要求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积极应对国外压力和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积极有利的国际环境。“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22]将保持斗争精神和提高斗争本领相统一,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展综合、全面的斗争,积极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一切压力和挑战。

  三、新时代推进“伟大斗争”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伟大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运用,是对中国共产党敢于和善于斗争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立足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理论逻辑和基本内容,推进“伟大斗争”要求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将保持斗争精神和提高斗争本领相统一,进一步创新推进“伟大斗争”的路径和方法。

  (一)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3日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新时代“伟大斗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第一,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一切成果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基础上取得的,“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4]新时代“伟大斗争”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邪路和老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伟大斗争”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更大的治理效能,更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伟大斗争’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推进​‍‌‍​‍‌‍‌‍​‍​‍‌‍​‍‌‍​‍​‍‌‍​‍‌​‍​‍​‍‌‍​‍​‍​‍‌‍‌‍‌‍‌‍​‍‌‍​‍​​‍​‍​‍​‍​‍​‍​‍‌‍​‍‌‍​‍‌‍‌‍‌‍​。”[25]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世界无产阶级自由解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积极勇敢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一切风险和挑战作斗争。

  第三,坚定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必须始终不渝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26]新时代“伟大斗争”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和根本性质。

  (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第一,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要求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为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特殊群体和阶级。“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7]新时代“伟大斗争”合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坚决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和特权现象,坚守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人民立场。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8]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推进“伟大斗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伟大斗争”中的力量和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9]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进行“伟大斗争”。

  参考文献:

  [1] [24]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1).

  [2] 陈先达.从社会规律认识伟大斗争[N].人民日报,2019-01-02(9).

  [3] [11] [13] [22] [23][2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39,55,71,40,39,90.

  作者张 婉

上一篇:自发移民村庄的资源动员探析 下一篇: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动物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