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12-26 10:34
【摘 要】在小学时期,数学是每位学生都必须重点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本文中,笔者将浅议教师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给学生讲解计算的方法、给学生布置计算的任务以及在班上组织与计算相关的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计算能力
学好数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其他理科类学科,还能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不断探寻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小学数学。虽然很多小学生在就读小学之前便接触过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如数数或简单的数学计算,但小学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数学教育的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主要侧重教学计算内容,并且教育相关部门也提倡小学数学教师应侧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因此,本文中笔者将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给学生讲解计算的技巧
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这主要体现在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和计算相关的内容,并且很多数学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大量的数学计算演算出来的。基于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计算对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并极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才能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处于有效的状态。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到数学计算,如果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较低,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应该先给学生讲解数学计算的方法。
据笔者观察,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数学计算能力低下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有些学生甚至在面对计算题时还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即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计算。究其原因,学生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没能掌握计算方法,从而使他们的计算能力低下。虽然有些学生能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计算任务,但他们即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也难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答案,这也是计算能力低下的一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能认识到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意识到给学生传授计算方法的重要性。从计算的本质来分析,计算技巧是学生完成数学计算的“法宝”,只有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他们才能轻松且高效地完成数学计算。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计算的技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计算是一个有方法可循的过程。
数学计算的方法有很多,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给学生传授他们能接受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体现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切勿给学生讲一些较为高深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会无端耗费教学时间,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由于有些数学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仅凭现有的知识经验并不能有效地掌握,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的同时给学生提供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教师不仅能有效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二、给学生布置计算任务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而需要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得以锻炼。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增加数学计算题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计算的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很多小学生都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他们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给学生布置计算任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即使能掌握计算的方法,但他们却不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答案,因为这部分学生缺乏练习,从而导致他们并不能细心地进行计算。当然教师也不是随意地给学生布置计算任务,而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计算能力给他们布置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计算任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在布置计算任务之前,教师还应该仔细斟酌计算题的难易程度,教师不宜给学生布置难度较大的计算题,这样只会影响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信心;当然教师也不宜给学生布置较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这样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计算题缺乏一定的挑战,从而使学生丧失练习数学计算题的乐趣。
为了使学生养成数学计算的习惯,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计算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便能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当学生完成计算任务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并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班上给学生讲一些他们容易做错的习题。由于很多小学生都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即用于记录经常出错的习题,同时要求学生应经常回顾并练习错题本上的习题。
三、组织与数学计算相关的活动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较大联系的学科,这主要体现在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计算得以解决。如买卖活动就是最为直接的数学计算活动。据笔者观察,虽然很多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简单的数学计算任务,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购买东西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计算应付的钱或应找回的钱,因此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买卖物品的活动,即一部分学生充当卖主,另一部分学生充当买主。在买卖物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计算算出应付给卖主的金额以及应找回的钱,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计算和生活的重要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重视数学计算的学习,并且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还能使学生卸下沉重的包袱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兴趣。
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樊翠萍.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2):62.
[2]饶思林.“小题”也要“大作”——小学数学计算习题“思维”化策略谈[J].学生之友,2010(009):43.
作者邰龙龙
推荐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杂志格式要求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模式解析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