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范文 发表时间:2020-08-25 12:47
摘 要: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一种重 要的经济形式。受国家政策及政府支持乏力等诸多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导致农业 经济组织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鉴于此,重点论述了新时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 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出新的发展渠道。
关键词:合作组织;农业经济;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获得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在促进农产品流通、助推农 业生产及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等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 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 +” 时代,资金匮乏、信息技术落后是农业经济发展滞后 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一局面,必须要充分利用农业合 作经济组织的优势,广泛收集农业信息,帮助广大农 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进一步助推农业管理技术和 生产技术发展,从而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
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被称为农业合作社,主要是 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者,为了进一步改善自 身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在平等互利、自愿互助的基 础上,根据合作社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不同渠道,联 合特定经济活动所构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并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 是在广大农民自愿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由自发驱动的 一种联合。农民通过资源结合的方式,将技术、劳动、 资金或者其他生产资料作为合作社的入股资本,根据 民主管理、自主劳动和经营等模式进行经营和生产管 理,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1]。
2 新时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市场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手段之 一,对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传统农业中,很大一部分农民单一化操作从事 主要的生产活动,加之有关部门忽视了农民在市场中 的作用,因此农民的市场地位并不高,农民的相关利 益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农业经济组织,有效引导 广大农民形成组织化劳动,切实维护农民在市场中的 发展主体地位,降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从整 体上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突出了农业经济发展中 农民的重要作用。
2.2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现阶段,农业生产管理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模式 陈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纵观当前 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其所辖会员全部都是自愿参 与,并且其在工作中充分采纳广大农民的意见,进一 步规避了各类决策失误和风险。新时期的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对我国农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让广大 农民认识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的必要性,从整体 上统一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农业经济又快又 好发展。
3 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缺陷
3.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缺乏规范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 形式之一,它主要由目标一致的群体自愿组成,并以 协会的形式存在和发挥作用。从国际合作中所提及的 原则划分,它主要突出 7 大原则,即自愿与开放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互助合作原则、一人一标原则、非赢利 及社员参与分配原则、 教育培训及信息服务原则、自 主和不负债及社会性原则。从我国目前的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的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组织的运作与这 7 大 原则并不相符,主要表现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目 标的定位缺乏明确性及一致性,并显示出明显的商业 性和赢利性;服务职能发挥错位,无法彰显最初的民 主形式;缺乏应有的组织开放性,使其与农业合作经 济组织的原则背道而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规范 性, 少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技术培训有所懈 怠,将组织业务拓展得过于复杂。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发挥。
3.2农民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 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从 古至今,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形成了一 定的农业生产规范。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 步,这种“小农经济思想”已然无法与当前的农业发展 态势相适应。受制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滞后、农民的 文化素养及生产技术普遍不高等因素,农业生产比较 浮躁、急功近利。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过程中, 更加注重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战略性的发展,一些 社员不执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 我行我素,影 响了合作机制潜在优势的发挥,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的工作无法有效推进[3]。
除此之外,一些农民在“大锅饭”思想的作用下, 片面地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人民公 社”相提并论,将合作经济组织与计划经济联系起来, 否认其在市场经济下的地位。
4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机制 完善运行机制是确保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 必要举措之一,只有在上下畅通、左右协作的机制推 动下,才能形成向前发展的合力。增强组织的牵引力 与凝聚力,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能发挥。 首先,要积极构建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农业合作 经济组织的特点,立足于政策推进、法制认同的角度, 积极推动法律制度的形成,以规范其运作流程和运作 方式,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施打击惩治。 其次,明确部门责任分工。针对各部门的实际责 任与义务,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促进自身 本职作用的发挥。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 发挥整体协调的能力。
4.2扩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 当前, 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 择,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要从 思想上渗透,倡导现代农业的核心发展理念,确保农 业生产活动的思想统一[4-5]。 首先,要加强思想引导。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开展 科普教育,引导新时代农民的思想发展。通过农业形 势分析、农业发展预判、农业技术应用等,更新农业发 展观念,真正发挥科普教育和思想引导的效果。 其次,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是农业 生产的根本,传统农业正是由于缺乏技术引入,导致 了生产水平落后。 农业主管机构要切实发挥领导作 用,认真总结农业技术及生产经验,并积极在农村地 区推广应用。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农业的发 展提供有效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收入过低的 问题。
5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经营 形式必然需要进行新的变革。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 农业发展的产物,对于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 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依托市场需求,将农业生 产、市场信息与农产品销售全面融合,大大促进了农 业的规模化、系统化、特色化发展,使我国农业逐步向 品牌农业方面拓展,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农业 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也 奠定了助推我国农业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磊.浅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119.
[2]刘胜勇.探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7,34(6):184.
[3]陈忠宜.试论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9-10.
[4]夏英,牛若峰.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和发展的思路[J].1999(12):40-43.
[5]张广智,黎志成.农村合作经济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改革与理论,2003(4):40-44
作者袁发翠
相关阅读
论文常识
期刊知识
著作出版
教材出书
专利申请
出版社